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十大分類 > 500 社會科學類 > 541 社會學各論 > 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隨書附現地教學課程學習包)
圖書十大分類 > 500 社會科學類 > 541 社會學各論 > 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隨書附現地教學課程學習包)
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隨書附現地教學課程學習包)
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隨書附現地教學課程學習包)
出版社方寸文創
出版日期:2022-11-08
語言:中文
ISBN:9789860690712
裝訂:平裝
定價45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當國中小課程規定要介紹臺灣文化資產、高中階段必須嘗試「探究與實作」的多元化教學,在校教師如何設計教案搭配實地場域進行教學?



#當父母帶著子女去到各種文化產業園區時,可不可以在打卡拍照、吃冰棒逛市集之外,加入一點有文化內涵的小遊戲?



#當導遊、解說員介紹各地古蹟遺址或是重要廟宇的宗教信仰時,除了單向講述歷史故事,能不能還有教與學的雙向互動?



「親近文化資產,感受時間的力量,認識這塊土地上曾發生的故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策劃。



【這本書講什麼?】

→透過文化資產教育,讓自己學會更認識自己。



舉凡古蹟遺址、歷史建築、文化景觀……等相關場域,都具有厚實的文化與歷史的價值,從基隆的砲臺到恆春的古城,從八通關古道到阿里山鐵道,從馬祖戰地文化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從安平古堡到卑南遺址,從糖廠、酒廠、林場到鹽場……,臺灣雖小,但遍布各式各樣展現土地與人民記憶的文化資產,皆散發無比魅力,吸引無數人前往。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看待文化資產的角度,已不再止步於保存與觀看,在到此一遊的旅遊紀錄之外,或許也有「深入了解」的渴求;對文化歷史的知其然之外,或許還有「知其所以然」的追求。



於是,本書提供了多種「經過演練」的方法,既能幫助你更加理解文化資產,也能從中習得設計教學的能力,經由「六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腳到和心到),認識這塊土地上發生的種種事物,認識自己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乃至於更認識自己。



【這本書給誰看?】

→在文化資產教育的情境裡,參與者可以分成「教育者」與「學習者」。



再具體一點來說,參觀文化資產的人們可以是攜家帶眷的親子組,也或許是呼朋引伴的旅行團,當然更少不了走出校園的教育單位,這些人可概略分為「家長/子女」、「導覽者/參觀者」、「教師/學生」等組合,這些組合彼此之間正是由「教育」串連起來。



人人都有能力成為文化資產教育的教育者(推廣者),反過來說,人人也都有機會成為文化資產教育的學習者(接受者)。



因此,本書提供了特定類型文化資產場所的教學課程學習單,教育者可直接參考操作,學習者則在獲取文化知識之餘達到互動的趣味,也在遊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