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藝術史詩三部曲
以攝影寫史,用藝術讚歌!
侯淑姿《高雄眷村三部曲》的影像創作試圖呈現眷改末期眷村的三種命運與人民記憶:消失的、回不去的、與奮力存活的,透過藝術家的攝影鏡頭與文字紀錄,探討眷村女性長者的生命中,歷經戰爭與逃難、落地生根與繁衍子孫、眷村生活點滴與記憶、被迫搬遷(或選擇留下)、與眷村生命緊緊相扣的生命等課題。面對眷村的逝去與消亡,這些攝影作品不僅承載了眷村人對家園的特殊情感與故事,成為號召眷村人記憶的依託,也成為這一頁共同的歷史記憶的見證。
作品集的每幅作品皆為同一影像的上下兩幅並置,下方影像為上方影像的負像(negative),或其他特殊影像處理的複本,隱喻消失的、逝去而不復返的一切,在下方嵌入的文本是眷戶第一人稱的自白,傳達對家園充滿情感的生命經驗,或以藝術家個人的觀點述說著眷村地景變化,文本中因敘述者的交錯與位移,期使讀者透過靜觀與閱讀而認知發言主體的位移與觀點的差異,進而交織出個人對歷史集體記憶及個體隨著時間消亡的情傷。在此,一個個體的生命經驗在歷史的巨浪下成了微小的泡影,映現了無處再尋眷村的惆悵。
首部曲《我們在此相遇》,有32件作品,關注高雄左營海軍眷村的勵志新村、復興新村、崇實新村、自助新村在眷改前後歷經的人與景的變遷,為消失的眷村留下最後的身影。
二部曲《長日將盡》,有20件作品,以高雄鳳山黃埔新村為題,映照了回不去的家園。以眷村奶奶的生命故事,探討高雄鳳山黃埔新村女性眷戶搬離眷村後,回首超過一甲子歲月的歷史記憶。
三部曲《鄉關何處》,有26件作品,以幸運躲過推土機的左營明德新村與建業新村為拍攝對象,其為對抗執行不當的眷改條例,與國防部展開長達十餘年的訴訟對抗,三部曲呈現此二眷村在眷改末期的蒼涼哀傷命運與現況。
此三部曲創作旨在見證與書寫高雄左營海軍與鳳山陸軍軍眷族群離散的人生,也為軍眷族群的歷史留下重要的影像與文本。本套書包含全彩硬殼精裝的作品集三冊以及論述集一冊,並輔以精緻典雅的書盒包裝,深具收藏價值。
聯合推薦
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李玉玲(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宏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特聘教授)
姚瑞中(藝術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張元茜(財團法人亞洲文化協
以攝影寫史,用藝術讚歌!
侯淑姿《高雄眷村三部曲》的影像創作試圖呈現眷改末期眷村的三種命運與人民記憶:消失的、回不去的、與奮力存活的,透過藝術家的攝影鏡頭與文字紀錄,探討眷村女性長者的生命中,歷經戰爭與逃難、落地生根與繁衍子孫、眷村生活點滴與記憶、被迫搬遷(或選擇留下)、與眷村生命緊緊相扣的生命等課題。面對眷村的逝去與消亡,這些攝影作品不僅承載了眷村人對家園的特殊情感與故事,成為號召眷村人記憶的依託,也成為這一頁共同的歷史記憶的見證。
作品集的每幅作品皆為同一影像的上下兩幅並置,下方影像為上方影像的負像(negative),或其他特殊影像處理的複本,隱喻消失的、逝去而不復返的一切,在下方嵌入的文本是眷戶第一人稱的自白,傳達對家園充滿情感的生命經驗,或以藝術家個人的觀點述說著眷村地景變化,文本中因敘述者的交錯與位移,期使讀者透過靜觀與閱讀而認知發言主體的位移與觀點的差異,進而交織出個人對歷史集體記憶及個體隨著時間消亡的情傷。在此,一個個體的生命經驗在歷史的巨浪下成了微小的泡影,映現了無處再尋眷村的惆悵。
首部曲《我們在此相遇》,有32件作品,關注高雄左營海軍眷村的勵志新村、復興新村、崇實新村、自助新村在眷改前後歷經的人與景的變遷,為消失的眷村留下最後的身影。
二部曲《長日將盡》,有20件作品,以高雄鳳山黃埔新村為題,映照了回不去的家園。以眷村奶奶的生命故事,探討高雄鳳山黃埔新村女性眷戶搬離眷村後,回首超過一甲子歲月的歷史記憶。
三部曲《鄉關何處》,有26件作品,以幸運躲過推土機的左營明德新村與建業新村為拍攝對象,其為對抗執行不當的眷改條例,與國防部展開長達十餘年的訴訟對抗,三部曲呈現此二眷村在眷改末期的蒼涼哀傷命運與現況。
此三部曲創作旨在見證與書寫高雄左營海軍與鳳山陸軍軍眷族群離散的人生,也為軍眷族群的歷史留下重要的影像與文本。本套書包含全彩硬殼精裝的作品集三冊以及論述集一冊,並輔以精緻典雅的書盒包裝,深具收藏價值。
聯合推薦
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李玉玲(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宏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特聘教授)
姚瑞中(藝術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張元茜(財團法人亞洲文化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