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近百年哲學史(1850-1930)》為布列赫先生所作一套哲學史叢書中的最後一本。此書從1850年敘述至1930年,以尼采和柏格森為分界,分兩期敘述前四十年和後四十年哲學的梗概和發展。其中牽涉到的哲學家達五十多人,著作有上百部。這本短小精悍的哲學史,其中心論點就是科學與形而上學的交鋒,或者可以更大膽地說,是宗教對席捲而來的科學浪潮的一種抵抗。因此本書除了討論認識論的觀點外,亦給出不少章節說明哲學家對形而上學和神學的思考。它帶領我們重新回顧了自黑格爾(Hegel)以降的哲學發展,尤其是科學大步向前行時,思想界所面臨的道德與宗教危機,這種張力一直持續到今天。
此部譯稿可謂歷盡滄桑,歷經戰亂及中國「文革」的十年浩劫,終被已逝的譯者詹劍峰先生保存下來存於武漢華中師大的故居。上世紀末,故居拆遷,譯稿被挽救下來,經詹季虞先生(詹劍峰先生之子)整理、台灣學者黃國象先生校對,又由詹季虞先生代其父補譯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經反覆編輯、磨勘、與法文版核對,始面市以饗讀者。除原書已具的哲學史價值,譯稿亦具足翻譯史的研究價值。
名人推薦
布列赫此著得以翻譯出版,學術意義重大,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有助於漢語哲學界對1850至1930年的歐洲和美國的哲學、思想史開展研究。同時,譯作出版亦向漢語界推介 了法國著名哲學家布列赫。劍峰先生的漢語譯文行筆通達流暢,使深奧的哲學原理得以準確貼切地表達,是值得一看的好書。——夏書章,中山大學(廣州)教授、原副校長,畢業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
那是一段科學知識熱烈發展的時期,不論物理學、數學、化學,還是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等,這些知識被應用於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引發了第二次產業革命,包括電力的出現、石油的開採、礦業和鋼鐵的煉製、汽車的誕生、飛機的發展、電話和燈泡的出現等等。這些發明和創造不僅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認知世界的方式。
《歐洲近百年哲學史》帶領我們重新回顧了自黑格爾以降的哲學發展,尤其是科學大步向前行時,思想界所面臨的道德與宗教危機,這種張力一直持續到今天。——黃國象,台灣學者,畢業於巴黎大學哲學研究所
此部譯稿可謂歷盡滄桑,歷經戰亂及中國「文革」的十年浩劫,終被已逝的譯者詹劍峰先生保存下來存於武漢華中師大的故居。上世紀末,故居拆遷,譯稿被挽救下來,經詹季虞先生(詹劍峰先生之子)整理、台灣學者黃國象先生校對,又由詹季虞先生代其父補譯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經反覆編輯、磨勘、與法文版核對,始面市以饗讀者。除原書已具的哲學史價值,譯稿亦具足翻譯史的研究價值。
名人推薦
布列赫此著得以翻譯出版,學術意義重大,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有助於漢語哲學界對1850至1930年的歐洲和美國的哲學、思想史開展研究。同時,譯作出版亦向漢語界推介 了法國著名哲學家布列赫。劍峰先生的漢語譯文行筆通達流暢,使深奧的哲學原理得以準確貼切地表達,是值得一看的好書。——夏書章,中山大學(廣州)教授、原副校長,畢業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
那是一段科學知識熱烈發展的時期,不論物理學、數學、化學,還是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等,這些知識被應用於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引發了第二次產業革命,包括電力的出現、石油的開採、礦業和鋼鐵的煉製、汽車的誕生、飛機的發展、電話和燈泡的出現等等。這些發明和創造不僅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認知世界的方式。
《歐洲近百年哲學史》帶領我們重新回顧了自黑格爾以降的哲學發展,尤其是科學大步向前行時,思想界所面臨的道德與宗教危機,這種張力一直持續到今天。——黃國象,台灣學者,畢業於巴黎大學哲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