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十大分類 > 500 社會科學類 > 552 經濟史地 > 戰前到戰後初期臺灣經濟史(2冊套書)商人、企業與外資+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圖書十大分類 > 500 社會科學類 > 552 經濟史地 > 戰前到戰後初期臺灣經濟史(2冊套書)商人、企業與外資+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戰前到戰後初期臺灣經濟史(2冊套書)商人、企業與外資+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戰前到戰後初期臺灣經濟史(2冊套書)商人、企業與外資+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
作者: 洪紹洋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2-12-28
語言:中文
ISBN:8667106514668
裝訂:平裝
定價68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商人、企業與外資:戰後臺灣經濟史考察(1945-1960)》

  考察《茶金》時代臺灣的經濟脈動,

  超越以往教科書裡的戰後經濟史,

  重新認識早期臺灣大型企業的發跡過程。



  本書考察戰後至1950年代,本地與外來企業於戰後臺灣發展初期的草創過程,從經濟復興到自立階段,本地與外資企業的歷史源流與營運實態。



  戰後初期,在臺日經濟往來大幅限縮的背景下,臺灣的對外關係活動場域轉以中國大陸為主。原本從事臺日商品買賣的臺灣商人,轉而前往中國大陸尋求與臺灣間的貿易買賣,顯現出商人因應主權更迭下在事業上的靈活應對。另外,臺灣與中國大陸間的商貿活動,也需關注戰前日本對外擴張過程中人員流動的延續性。



  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後,民間投資由臺灣本地與來自中國大陸移民兩個系統的資本匯集而成。具備商業買賣或貿易經驗的臺灣商人,因嫻熟日語的優勢而擔任日本品牌在臺銷售的代理服務,爾後進一步與日方合資建立生產事業。部分欲生產新產品的企業,大都由日本和美國企業提供技術,但其中如縫紉機需要諸多衛星工廠支援的組裝性事業,則因當時欠缺標準化的觀念,品質未臻完善,而侷限了市場的成長。



  以往官方對土地改革四大公司民營化政策的論述,宣稱其促使地主資金流入工商業,並活絡了臺灣經濟。以臺灣工礦公司為例,政府採行分廠出售的民營化方式,促成民間資本可以較低的成本取得廠房後成立新公司,而免除創廠初期的前置作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取得廠礦的經營者大都不是地主階層出身,部分成員成為當前大型企業集團的第一代經營者。另外,臺灣工礦公司歷經分廠出售後剩下的廠房體質貧弱,營運上面臨虧損且股價低迷,而造成地主和投資人無法因持股而獲利。



  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盟軍總部簽署「臺日貿易協定」,重啟臺日經濟。戰前支配臺日間流通業的財閥資本,在戰後因充分發揮綜合商社在多國設立據點的貿易機能,而呈現與戰前市場不同的樣態。日資來臺著眼於商業與工業市場利益,試圖將較為成熟的技術移轉來臺,與東南亞諸國以戰後賠償的經濟協力,由政府領導企業進入當地參與公共工程的投資方式有所差異。



  臺美雙邊的經濟構造,除了應放在1949年政府從中國大陸轉進來臺的脈絡來理解外,還需著重臺灣在美國援助的體系下所創造出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