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石滬,也是修復人與海洋的關係╰╮
尋回失落的海洋之心
原來理想的生活樣貌一點也不遙遠!
橫跨全球的石滬文化,是人類自古與海洋共生的方式,
隨潮汐漲退,下海修滬的日子裡,我們找到了那條回家的路!
那是內建在島民一代又一代的海洋基因裡,
對於大海無盡的念想和渴望,一輩子想與其共好共老的生活之道。
你看過石滬嗎?
澎湖的雙心石滬因其優美浪漫的造型深受歡迎,但你可知道那顆以石塊堆砌的「心」,其實是為了困住魚群的大型陷阱!
石滬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古老漁法,在世界各地的海洋文化中皆佔有一席之地。
而在台灣,由百餘座小島所組成的澎湖群島,擁有形態迥異、外型優美、保存完整、分布密度也最高的石滬群,石滬不僅是對於海洋生態溫柔友好的捕魚方式,其建築技法工藝更堪稱是潮間帶上的藝術品——師傅們長時間將身體浸泡在海水中徒手撬動、搬運硬實的玄武岩,一顆顆轉動、為其尋找最佳角度與位置,慢慢疊砌出一道海上長城景觀。
它曾而餵養無數澎湖人、創造一夜致富傳?、與澎湖人相互依存共生的漁滬文化卻面臨將逐漸消逝的困境。
澎湖以海為田,曾經的漁滬文化
隨著一口口石滬修復,再次成為我們的日常!
在澎湖各島礁的海平面下,那一個個如同麥田圈般的神祕符號——石滬,是三百年前,先民與海洋之間以玄武岩奠定的不朽契約,若你能傾心讀懂潮汐洋流的變化、活用每一顆石頭的重量與形狀,當潮起潮退,石滬會用它長長的臂彎與偌大的愛心為你留住魚群。
兩位生在島上卻不懂海的澎湖青年,以修復為起點,拉開探索石滬文明的帷幕,見證一口又一口石滬興衰的歷史,並追隨匠師走入漁村,從頭體會在地日常,描繪出這座島嶼隱藏在大海底下的真實面貌,記錄下那些即將被遺忘的里海生活方式——炤海巡滬、刺網拋網、捻海菜挽紫菜、手釣魚、自編魚簍草鞋、徛魚灶煠魚、家家都有的醃漬海味「?」??。
這是澎湖人因滬而相連,牽起整個世代之間集體的海洋記憶,與無數個關於滬與守滬者的故事。
╭╯╰╮石滬小字典╭╯╰╮
你所不知道的滬知識與照片紀錄
- 快失傳的石滬建築技藝-
掘、撬、轉與疊砌、運石料、填櫃、直到完工前的最後一哩路——敲與修面,修滬菜鳥跟著下海,一一紀錄師傅們從清整地基開始,如何化零為整的精妙手路。
- 石滬構造與功能介紹-
石滬中央的那顆「心」,和環抱海岸的長長手臂各有什麼功能?帶你了解滬房、滬門、滬碇、伸腳、魚井、滬牙到腳路等部位的設計其實各有巧妙之處,世界各地隨著當地石材、洋流特性不同,造型也各有千秋。
- 經營「石滬股份有限公司」不可不知-
一口石滬如何由眾多「股主」一同經營、分潤?為求公平,滬主巡滬順序每年都會「滬鬮」以抽籤決定。「巡滬」只有輪到當天值日的滬主才能巡,偷巡滬被抓到下場有多慘?
- 澎湖特有的漁滬文化&各路達人的討海技藝-
漁村的集體經濟「魚灶加工」:曾風靡全澎湖的漁產加工業,先醃後晒,中間工序繁瑣,只有能手才能擔任「徛灶」一職。
討海達人們的家私介紹:炤海、手釣魚、遛海菜&挽紫菜、刺網、打草鞋。
澎湖漁村的隱藏口味:氣味可媲美瑞典鯡魚罐頭的「?」,想到就會流口水、魚灶裡的醬油「鹹汁」。
- 踏查石滬禮貌守則 -
想實際親近石滬嗎?先做功課很重要!哪些石滬可以前往,哪些又是危險地帶生人勿近?學會看潮汐預報不可少,告訴你如何從潮差判斷最佳踏查時機!
╭╯╰╮滬口調查&漁滬小報╭╯╰╮
澎湖石滬的傳奇故事與趣聞逸事
石滬能讓你一夜致富,還能當嫁妝?連海上霸主座頭鯨魚也不請自來?
每一口石滬都有自己的樣貌和個性,還有背後建造過程、滬主組成或曾經風光輝煌的紀錄,離島出走將多年來走踏現場、訪問當地滬主耆老,與彙整歷史文獻所得,重新為這些傳奇石滬譜寫下它們的精采故事。並不時穿插可愛的「澎漁諺」,由漁滬文化衍生出的諺語介紹:
#一份倒掛仔,可以養一家、親像丁香、鱙仔在落笱。
#有船仔頭佮凹仔的份,就娶某。
各界愛海人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修滬扛霸子 坤師/百歲海女 寶瑑&柳鳳阿嬤/ 魚灶總舖師 麗華姐/手釣魚一哥 雄哥
《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古碧玲/台灣環境紀錄片導演 柯金源/台灣文史作家 曹銘宗 海洋保育署署長 黃向文/海洋文學作家 廖鴻基/演員 蔡昌憲/《地方設計》作者 蔡奕屏
推薦好評
那是夏日,許多國外觀光客在澎湖吉貝島上鏽蝕的鐵皮屋小店換上裝備,被帶往潮間帶走一趟,他們掛著無趣乏味的表情。
而我望著整條巷子裡屋宇倒塌的咾咕石屋裡,扔滿廢棄家電與摩托車,菜宅被銀合歡纏繞掩沒,玄武岩的石滬逐一荒廢,那是當地最具特色的觀光資源,卻一一傾圮,心想:「你們難道不知道自己擁有最寶貴的資源呀?」
二?一七年,得知馥慈和宥輯從臺灣的大學轉學回澎湖,開始向資深工匠學習修護石滬,立刻向馥慈邀稿。這中間知道他們膚色愈來愈黑,愈來愈會說澎湖的故事,愈來愈像做滬的人,心底想著:「這事成了。」
時隔六年,《回到滬之島》即將出版,馥慈和宥輯從全世界漁滬的起源,各地人們如何用滬來捕魚開始敘述他們投入澎湖石滬修護工作,從自身望向他處,再從他處遠眺自身,讀者不僅大長見識,更看到地方創生的靈魂,而且把故事講得極生動,不禁要讚嘆書寫得極佳,忍不住為他們擊掌說:「好樣的!」——《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古碧玲(字耕農)
一直就只以為澎湖雙心石滬是個美麗而浪漫,僅存在於歷史的傳說。直到認識馥慈、宥輯,才感受到石滬溫暖而真切的存在。
近七百口石滬,背後象徵曾有著七百群守護者,承載著七百家「石滬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承載著澎湖人的期望,守護著海洋。跟著他們的腳步,一起修石滬,一起認識澎湖一群依海而生的海人。
看著桃園、苗栗石滬相繼受到關注,謝謝離島出走引領了修復石滬的風潮,也讓大眾有機會再度認識台灣海洋歷史。——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
詳實的漁滬調查、親身的石滬修復實踐,那些絕非三言兩語就能夠輕描淡寫的路途,濃縮在這《回到滬之島》一書中,令人驚喜、也令人敬佩。
身為同樣是離開家族鄉境、與家族經驗脫節的一代,謝謝馥慈和宥輯的探訪行動、內容記錄,讓人一起經歷了這段重新返鄉、重新認識鄉土的旅程。 這是一本漁滬文化的代表作之外,更是一本勇氣之書,召喚著每個欲近鄉卻又情怯的離鄉之人。——《地方設計》作者蔡奕屏
尋回失落的海洋之心
原來理想的生活樣貌一點也不遙遠!
橫跨全球的石滬文化,是人類自古與海洋共生的方式,
隨潮汐漲退,下海修滬的日子裡,我們找到了那條回家的路!
那是內建在島民一代又一代的海洋基因裡,
對於大海無盡的念想和渴望,一輩子想與其共好共老的生活之道。
你看過石滬嗎?
澎湖的雙心石滬因其優美浪漫的造型深受歡迎,但你可知道那顆以石塊堆砌的「心」,其實是為了困住魚群的大型陷阱!
石滬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古老漁法,在世界各地的海洋文化中皆佔有一席之地。
而在台灣,由百餘座小島所組成的澎湖群島,擁有形態迥異、外型優美、保存完整、分布密度也最高的石滬群,石滬不僅是對於海洋生態溫柔友好的捕魚方式,其建築技法工藝更堪稱是潮間帶上的藝術品——師傅們長時間將身體浸泡在海水中徒手撬動、搬運硬實的玄武岩,一顆顆轉動、為其尋找最佳角度與位置,慢慢疊砌出一道海上長城景觀。
它曾而餵養無數澎湖人、創造一夜致富傳?、與澎湖人相互依存共生的漁滬文化卻面臨將逐漸消逝的困境。
澎湖以海為田,曾經的漁滬文化
隨著一口口石滬修復,再次成為我們的日常!
在澎湖各島礁的海平面下,那一個個如同麥田圈般的神祕符號——石滬,是三百年前,先民與海洋之間以玄武岩奠定的不朽契約,若你能傾心讀懂潮汐洋流的變化、活用每一顆石頭的重量與形狀,當潮起潮退,石滬會用它長長的臂彎與偌大的愛心為你留住魚群。
兩位生在島上卻不懂海的澎湖青年,以修復為起點,拉開探索石滬文明的帷幕,見證一口又一口石滬興衰的歷史,並追隨匠師走入漁村,從頭體會在地日常,描繪出這座島嶼隱藏在大海底下的真實面貌,記錄下那些即將被遺忘的里海生活方式——炤海巡滬、刺網拋網、捻海菜挽紫菜、手釣魚、自編魚簍草鞋、徛魚灶煠魚、家家都有的醃漬海味「?」??。
這是澎湖人因滬而相連,牽起整個世代之間集體的海洋記憶,與無數個關於滬與守滬者的故事。
╭╯╰╮石滬小字典╭╯╰╮
你所不知道的滬知識與照片紀錄
- 快失傳的石滬建築技藝-
掘、撬、轉與疊砌、運石料、填櫃、直到完工前的最後一哩路——敲與修面,修滬菜鳥跟著下海,一一紀錄師傅們從清整地基開始,如何化零為整的精妙手路。
- 石滬構造與功能介紹-
石滬中央的那顆「心」,和環抱海岸的長長手臂各有什麼功能?帶你了解滬房、滬門、滬碇、伸腳、魚井、滬牙到腳路等部位的設計其實各有巧妙之處,世界各地隨著當地石材、洋流特性不同,造型也各有千秋。
- 經營「石滬股份有限公司」不可不知-
一口石滬如何由眾多「股主」一同經營、分潤?為求公平,滬主巡滬順序每年都會「滬鬮」以抽籤決定。「巡滬」只有輪到當天值日的滬主才能巡,偷巡滬被抓到下場有多慘?
- 澎湖特有的漁滬文化&各路達人的討海技藝-
漁村的集體經濟「魚灶加工」:曾風靡全澎湖的漁產加工業,先醃後晒,中間工序繁瑣,只有能手才能擔任「徛灶」一職。
討海達人們的家私介紹:炤海、手釣魚、遛海菜&挽紫菜、刺網、打草鞋。
澎湖漁村的隱藏口味:氣味可媲美瑞典鯡魚罐頭的「?」,想到就會流口水、魚灶裡的醬油「鹹汁」。
- 踏查石滬禮貌守則 -
想實際親近石滬嗎?先做功課很重要!哪些石滬可以前往,哪些又是危險地帶生人勿近?學會看潮汐預報不可少,告訴你如何從潮差判斷最佳踏查時機!
╭╯╰╮滬口調查&漁滬小報╭╯╰╮
澎湖石滬的傳奇故事與趣聞逸事
石滬能讓你一夜致富,還能當嫁妝?連海上霸主座頭鯨魚也不請自來?
每一口石滬都有自己的樣貌和個性,還有背後建造過程、滬主組成或曾經風光輝煌的紀錄,離島出走將多年來走踏現場、訪問當地滬主耆老,與彙整歷史文獻所得,重新為這些傳奇石滬譜寫下它們的精采故事。並不時穿插可愛的「澎漁諺」,由漁滬文化衍生出的諺語介紹:
#一份倒掛仔,可以養一家、親像丁香、鱙仔在落笱。
#有船仔頭佮凹仔的份,就娶某。
各界愛海人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修滬扛霸子 坤師/百歲海女 寶瑑&柳鳳阿嬤/ 魚灶總舖師 麗華姐/手釣魚一哥 雄哥
《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古碧玲/台灣環境紀錄片導演 柯金源/台灣文史作家 曹銘宗 海洋保育署署長 黃向文/海洋文學作家 廖鴻基/演員 蔡昌憲/《地方設計》作者 蔡奕屏
推薦好評
那是夏日,許多國外觀光客在澎湖吉貝島上鏽蝕的鐵皮屋小店換上裝備,被帶往潮間帶走一趟,他們掛著無趣乏味的表情。
而我望著整條巷子裡屋宇倒塌的咾咕石屋裡,扔滿廢棄家電與摩托車,菜宅被銀合歡纏繞掩沒,玄武岩的石滬逐一荒廢,那是當地最具特色的觀光資源,卻一一傾圮,心想:「你們難道不知道自己擁有最寶貴的資源呀?」
二?一七年,得知馥慈和宥輯從臺灣的大學轉學回澎湖,開始向資深工匠學習修護石滬,立刻向馥慈邀稿。這中間知道他們膚色愈來愈黑,愈來愈會說澎湖的故事,愈來愈像做滬的人,心底想著:「這事成了。」
時隔六年,《回到滬之島》即將出版,馥慈和宥輯從全世界漁滬的起源,各地人們如何用滬來捕魚開始敘述他們投入澎湖石滬修護工作,從自身望向他處,再從他處遠眺自身,讀者不僅大長見識,更看到地方創生的靈魂,而且把故事講得極生動,不禁要讚嘆書寫得極佳,忍不住為他們擊掌說:「好樣的!」——《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古碧玲(字耕農)
一直就只以為澎湖雙心石滬是個美麗而浪漫,僅存在於歷史的傳說。直到認識馥慈、宥輯,才感受到石滬溫暖而真切的存在。
近七百口石滬,背後象徵曾有著七百群守護者,承載著七百家「石滬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承載著澎湖人的期望,守護著海洋。跟著他們的腳步,一起修石滬,一起認識澎湖一群依海而生的海人。
看著桃園、苗栗石滬相繼受到關注,謝謝離島出走引領了修復石滬的風潮,也讓大眾有機會再度認識台灣海洋歷史。——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
詳實的漁滬調查、親身的石滬修復實踐,那些絕非三言兩語就能夠輕描淡寫的路途,濃縮在這《回到滬之島》一書中,令人驚喜、也令人敬佩。
身為同樣是離開家族鄉境、與家族經驗脫節的一代,謝謝馥慈和宥輯的探訪行動、內容記錄,讓人一起經歷了這段重新返鄉、重新認識鄉土的旅程。 這是一本漁滬文化的代表作之外,更是一本勇氣之書,召喚著每個欲近鄉卻又情怯的離鄉之人。——《地方設計》作者蔡奕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