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三世的法則:每個人都正在創造自己死後的世界,德國天才科學家揭開不一樣的生死圖像!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23-07-06
語言:中文
ISBN:9786267198575
裝訂:平裝
定價:400 元
人有三世!
在子宮獨活是第一世,
誕生到人世是第二世,
死後在彼世與其他靈魂的生命交融在一起,
成為至高靈魂中的更高生命,是第三世。
第一世進入第二世是新生,
第二世過渡到第三世,被我們稱為死亡……
★最特別的生死思考,「心理物理學」始祖給你不同於宗教與靈學的死後世界
★靈魂是不朽的,就算死後仍會不斷發展、進化,只要人能為善而努力
費希納是十九世紀的物理學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在一次研究殘像時,因戴有色眼鏡注視太陽而弄傷眼睛,康復後他轉而研究心靈與身體的關係。一天,他躺在床上,洞悉了心理感受和物質刺激之間是可以量化的,隨後並提出有名的「韋伯-費希納定律」,成為「心理物理學」之創始人,影響二十世紀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提到心理定位的概念時提到費希納;「美國心理學之父」的威廉.詹姆斯特別為費希納《靈魂三世的法則》的英文版寫介紹引文。
費希納將其智慧用來研究死亡,並於《靈魂三世的法則》記錄了他對靈魂存在和死亡意義、死後世界的思辨和探討,提供我們截然不同於宗教、靈學的死後世界圖像,這本開創性的「死亡筆記」至今仍被歐美奉為經典……
?死亡是另一種形式的出生
人有三世:在子宮獨自存活是第一世;誕生到人世、與人共同生存又維持獨立狀態是第二世;死後在彼世與其他靈魂的生命交織在一起,成為至高靈魂生命中的更高生命,是第三世。第一世進入第二世是新生,而從第二世過渡到第三世,我們稱它作死亡。
?彼世的人生是更自由的存在
新生是誕生進入物質世界,死亡是誕生進入意識世界,靈魂從第二世的皮囊破繭而出,開始從內在感受和體驗事物最深處的真實。在彼世,互相理解不需要語言,辨識他人不用眼睛,靈魂具備的思緒包含並理解其他思緒,所以彼此的互動直接而親密,並且沒有任何隱藏,不論是美好的或有缺陷的。
?一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都在建構其死後的世界
人在生前所思想、完成、獲得的一切,不只影響自身與其他靈魂的命運,也決定他在彼世進一步發展的能力和天資。雖然彼世並無宗教定義上的天堂和地獄,但人生前的一切都會在宇宙法則的運作下在彼世體現:遊手好閒者在彼世會停滯不前;緊握世俗一切不放者在彼世會愚鈍且懦弱;虛妄及邪惡者在彼世會因自身存在和真理、純淨不和而如深處煉獄……但不論虛假、邪惡和不純潔占上風多久,最終都將消失殆盡,因為靈魂內在不和諧而導致的痛苦會迫使他改造自我本質……
?所有塵世生命都承載著彼世靈魂的生命
亡者的靈魂會像居住在一個共同的肉體當中那樣地居住在現世的自然之中,而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說,人類的身體與心靈除了是他自身的所有物,同時也是更高等智慧存在的所有物。外來靈魂的力量,會在一人之中合一、交錯,這在他「誕生」之時便「與生俱來」。換句話說,亡者靈魂的力量其實在你誕生之際,就存在於你之內,只是每個外來靈魂都只僅有一部分與單獨人類個體相通,因此它對你通常只有啟發性的影響。
?預知夢、窺探彼世,對生者當下好處不多
人類靈魂的意識之光,在人活著時會在人體內來回遊蕩,「死後」脫離肉體後,便會進入更開闊之地遊蕩。不過,在一些很特別的情況下,世俗的肉體會陷入「沉眠」,而使靈魂的意識突然在彼世甦醒,所以有些人能忽然看到死後的世界和生活,但這種情況並不應該成為你渴求的能力──人應踏實生活、提升自我,為彼世建構未來供第三世靈魂使用的「神聖軀體」,而不是提早使用「未來之眼和耳」去看與聽彼世。
?你不必害怕鬼魂,但生者與幽魂不應有所「交流」
亡者的靈魂真實存在,除了於你內在發揮力量、在你喚醒記憶時更有力量的同在,它們也會不請自來或在生者憶起時「顯現」,既然你不害怕以回憶形式存在的它們,理當也不必害怕幽魂形式的它們。只是,見鬼就像同時生存在塵世和彼世,對生者或亡者而言,皆非好事。對生者來說,代表他有部分處於死亡狀態,對亡者而言,代表它跨越死亡的領域,不完全地回到此生。若要對抗鬼魂入侵你的生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去相信它們的到來,因為若是相信它們的到來,就像你半路迎接它們的來臨。
?你自己,就是至高靈魂
你其實活在並交織在至高靈魂裡面,你即是它。當你死亡而進入彼世,你將更能感受到此一事實,說白話一點,你將更能感受──上天(或者要說神也可以)無所不在。你直觀的一生,會在神裡面消融,然後更高階層存在的記憶會浮現,其他靈魂也會在這樣的神聖心靈裡彼此交流,你將繼續成長、發展,但你不是在向神走去,而是存在於神之中並向上攀升──神是基石,也是頂峰!
費希納透過對死後世界的反覆辯證和思考,帶領我們探索生命和靈魂的本質和價值,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該以何種態度面對在塵世的第二階段人生、如何看待「死亡」這個新生的過程,並對彼世第三階段的人生懷抱勇氣和希望……
當你真的認識「死亡」的本質,
就會知道好好活著有多重要!
好評推薦
具名推薦
吳若權,作家
厭世哲學家,粉專「厭世哲學家」版主
好評迴響
這是一本對生命和靈魂究竟提問的「解答之書」。──田定豐,作家、初心苑創辦人
在愈來愈不關注「為何而活」的年代,本書或許有助於喚醒一種人生意識,特別是從如何理解死亡開始。──周詠盛,哲普作家、兒童哲學講師
我無法證實「靈魂三世的法則」是否正確,但作為一種假說,或許能刺激讀者思考今生、死亡與來世。──許禮安,高雄市張?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衛福部屏東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臺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
本書著於十九世紀,但在現今來看,依舊蘊含著力量。就如同作者在書內提及不同靈魂的思想、精神會延續、循環,跨越時間後再彼此承接,我們從來就不是孤獨的個體,是宇宙、神靈、亡者、還有即將出世靈魂的同伴,而所有的因果,也都是我們對於自身行為的一面鏡子而已。看清死亡,然後好好的生活。──廖文君,人生整理教練
本書的首要意義,亦即在心理學的誕生之際,靈魂曾經是先驅研究者們的重要關切,而不僅僅是那些可量化的感覺數字(費希納提出的韋伯定律就是第一組以數字來描述個人感覺的公式)。這補齊了我們現今對心理學的狹隘認識,我們就算不是避重就輕,也是斷章取義地擷取了心理學家的生平與觀點,只為了符合某一種對科學的想像。事實上,科學態度是勇於對「未知」採取好奇與堅決探索的態度,這種態度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來說是非常晚近和年輕的,而所有打開這本書的讀者,都一起堅定地站在了這條勇於探索未知的路上。──鐘穎(愛智者),粉專「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在子宮獨活是第一世,
誕生到人世是第二世,
死後在彼世與其他靈魂的生命交融在一起,
成為至高靈魂中的更高生命,是第三世。
第一世進入第二世是新生,
第二世過渡到第三世,被我們稱為死亡……
★最特別的生死思考,「心理物理學」始祖給你不同於宗教與靈學的死後世界
★靈魂是不朽的,就算死後仍會不斷發展、進化,只要人能為善而努力
費希納是十九世紀的物理學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在一次研究殘像時,因戴有色眼鏡注視太陽而弄傷眼睛,康復後他轉而研究心靈與身體的關係。一天,他躺在床上,洞悉了心理感受和物質刺激之間是可以量化的,隨後並提出有名的「韋伯-費希納定律」,成為「心理物理學」之創始人,影響二十世紀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提到心理定位的概念時提到費希納;「美國心理學之父」的威廉.詹姆斯特別為費希納《靈魂三世的法則》的英文版寫介紹引文。
費希納將其智慧用來研究死亡,並於《靈魂三世的法則》記錄了他對靈魂存在和死亡意義、死後世界的思辨和探討,提供我們截然不同於宗教、靈學的死後世界圖像,這本開創性的「死亡筆記」至今仍被歐美奉為經典……
?死亡是另一種形式的出生
人有三世:在子宮獨自存活是第一世;誕生到人世、與人共同生存又維持獨立狀態是第二世;死後在彼世與其他靈魂的生命交織在一起,成為至高靈魂生命中的更高生命,是第三世。第一世進入第二世是新生,而從第二世過渡到第三世,我們稱它作死亡。
?彼世的人生是更自由的存在
新生是誕生進入物質世界,死亡是誕生進入意識世界,靈魂從第二世的皮囊破繭而出,開始從內在感受和體驗事物最深處的真實。在彼世,互相理解不需要語言,辨識他人不用眼睛,靈魂具備的思緒包含並理解其他思緒,所以彼此的互動直接而親密,並且沒有任何隱藏,不論是美好的或有缺陷的。
?一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都在建構其死後的世界
人在生前所思想、完成、獲得的一切,不只影響自身與其他靈魂的命運,也決定他在彼世進一步發展的能力和天資。雖然彼世並無宗教定義上的天堂和地獄,但人生前的一切都會在宇宙法則的運作下在彼世體現:遊手好閒者在彼世會停滯不前;緊握世俗一切不放者在彼世會愚鈍且懦弱;虛妄及邪惡者在彼世會因自身存在和真理、純淨不和而如深處煉獄……但不論虛假、邪惡和不純潔占上風多久,最終都將消失殆盡,因為靈魂內在不和諧而導致的痛苦會迫使他改造自我本質……
?所有塵世生命都承載著彼世靈魂的生命
亡者的靈魂會像居住在一個共同的肉體當中那樣地居住在現世的自然之中,而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說,人類的身體與心靈除了是他自身的所有物,同時也是更高等智慧存在的所有物。外來靈魂的力量,會在一人之中合一、交錯,這在他「誕生」之時便「與生俱來」。換句話說,亡者靈魂的力量其實在你誕生之際,就存在於你之內,只是每個外來靈魂都只僅有一部分與單獨人類個體相通,因此它對你通常只有啟發性的影響。
?預知夢、窺探彼世,對生者當下好處不多
人類靈魂的意識之光,在人活著時會在人體內來回遊蕩,「死後」脫離肉體後,便會進入更開闊之地遊蕩。不過,在一些很特別的情況下,世俗的肉體會陷入「沉眠」,而使靈魂的意識突然在彼世甦醒,所以有些人能忽然看到死後的世界和生活,但這種情況並不應該成為你渴求的能力──人應踏實生活、提升自我,為彼世建構未來供第三世靈魂使用的「神聖軀體」,而不是提早使用「未來之眼和耳」去看與聽彼世。
?你不必害怕鬼魂,但生者與幽魂不應有所「交流」
亡者的靈魂真實存在,除了於你內在發揮力量、在你喚醒記憶時更有力量的同在,它們也會不請自來或在生者憶起時「顯現」,既然你不害怕以回憶形式存在的它們,理當也不必害怕幽魂形式的它們。只是,見鬼就像同時生存在塵世和彼世,對生者或亡者而言,皆非好事。對生者來說,代表他有部分處於死亡狀態,對亡者而言,代表它跨越死亡的領域,不完全地回到此生。若要對抗鬼魂入侵你的生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去相信它們的到來,因為若是相信它們的到來,就像你半路迎接它們的來臨。
?你自己,就是至高靈魂
你其實活在並交織在至高靈魂裡面,你即是它。當你死亡而進入彼世,你將更能感受到此一事實,說白話一點,你將更能感受──上天(或者要說神也可以)無所不在。你直觀的一生,會在神裡面消融,然後更高階層存在的記憶會浮現,其他靈魂也會在這樣的神聖心靈裡彼此交流,你將繼續成長、發展,但你不是在向神走去,而是存在於神之中並向上攀升──神是基石,也是頂峰!
費希納透過對死後世界的反覆辯證和思考,帶領我們探索生命和靈魂的本質和價值,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該以何種態度面對在塵世的第二階段人生、如何看待「死亡」這個新生的過程,並對彼世第三階段的人生懷抱勇氣和希望……
當你真的認識「死亡」的本質,
就會知道好好活著有多重要!
好評推薦
具名推薦
吳若權,作家
厭世哲學家,粉專「厭世哲學家」版主
好評迴響
這是一本對生命和靈魂究竟提問的「解答之書」。──田定豐,作家、初心苑創辦人
在愈來愈不關注「為何而活」的年代,本書或許有助於喚醒一種人生意識,特別是從如何理解死亡開始。──周詠盛,哲普作家、兒童哲學講師
我無法證實「靈魂三世的法則」是否正確,但作為一種假說,或許能刺激讀者思考今生、死亡與來世。──許禮安,高雄市張?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衛福部屏東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臺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
本書著於十九世紀,但在現今來看,依舊蘊含著力量。就如同作者在書內提及不同靈魂的思想、精神會延續、循環,跨越時間後再彼此承接,我們從來就不是孤獨的個體,是宇宙、神靈、亡者、還有即將出世靈魂的同伴,而所有的因果,也都是我們對於自身行為的一面鏡子而已。看清死亡,然後好好的生活。──廖文君,人生整理教練
本書的首要意義,亦即在心理學的誕生之際,靈魂曾經是先驅研究者們的重要關切,而不僅僅是那些可量化的感覺數字(費希納提出的韋伯定律就是第一組以數字來描述個人感覺的公式)。這補齊了我們現今對心理學的狹隘認識,我們就算不是避重就輕,也是斷章取義地擷取了心理學家的生平與觀點,只為了符合某一種對科學的想像。事實上,科學態度是勇於對「未知」採取好奇與堅決探索的態度,這種態度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來說是非常晚近和年輕的,而所有打開這本書的讀者,都一起堅定地站在了這條勇於探索未知的路上。──鐘穎(愛智者),粉專「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