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寬恕那個會害怕、消極、沮喪的自己……
你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寫給癌症病友與陪伴者的心理照顧專書。
「如何面對癌症?」
當生命中最翻天覆地的暴浪襲來,別獨自哭泣……
商沛宇(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臨床心理師):
「身為心理師是協助人們,看見心中隱微的力量,覺察自己為何而戰。」
/
「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才會生這種病?」病人悲憤自問。
生病不是任何人的錯,
但此時,「加油」或建議不是解答,
那無助,需要我們專注地聽,
這正是最珍貴的療癒。
身為癌症關懷的臨床心理師,商沛宇細細傾聽著眾多家庭,從他們的故事深深地看見:病人不只是病人,家屬不只是家屬,在這場聞之色變的疾病之外,他們還是有壓力需宣洩、有心情想傾訴、有日子要繼續好好過──有著自己獨特生命故事的人。
然而,隨身體腫瘤相伴而生的「心理腫瘤」肆虐內心,讓想說的話卡住了,情感停滯,使彼此在這場艱辛的治療戰役中備感孤單。
.病人的情緒需要出口→身旁的我們,如何做個「稱職的垃圾桶」?
.疾病的巨變,讓人茫然到底為何而活→從可以做到的一小步開始,逐步建立穩定的掌控感,找回治療動機。
.「都是因為我不夠堅強」→面對自身這場病,如何強化心理復原力?
.「看他這麼痛苦,我卻幫不上忙」→身為陪伴者,如何透過自我關懷,增加照顧能量?
/
這是一本極少見,為癌症病友與陪伴者而寫的「心理」照顧專書。從相伴的珍貴生命經驗中,沛宇心理師整理出癌症心理協助的四大重點,提供實用方法及思考:
?病家的人際聯繫.病人的心理復原力.家屬的自我關懷.最後的安寧照顧?
病痛沒有人能代受,但,愛可以成為最堅定的守護力量。衷心期盼本書成為一座幫助溝通的心橋,牽繫起病友與陪伴者,以愛相依,不再孤單。
本書特色
●如何增進面對疾病時的「心理復原力」?
現在的心理健康概念,強調的已不是「挫折忍受度」,而是「復原力」。也就是說在遇到壓力或困難時,需要的不只是一直忍耐、強迫自己樂觀和勇敢,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好好消化挫折、恐懼、失落等感受和心情,運用身邊的資源,找到適合自己特質的方式,從壓力或挫折中適應、復原,甚至在過程中有所成長或改變。
大腦是可以學習和鍛鍊的,可以透過這些方法增進面對疾病時的心理復原力:1.列出自己的「情緒急救錦囊」;2.練習自我覺察;3.訓練彈性思考;4.保有人際互動。
●「台大癌醫臨床心理師」商沛宇(本書作者):「由衷地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更多的病人、家屬與親友,在這段不容易的人生旅程中,有機會感受到自己沒有這麼孤單。」
●「沛宇對一位覺得自己不夠堅強的病人說:『把心裡複雜的感受簡化為挫折忍受度太低,對你來說並不公平。』我讀到這裡,很感動、也很喜歡這份體諒。要是有一個心理師,如沛宇一樣能接得住我的種種,那該有多好。──摘自馮以量推薦序。
●「商沛宇臨床心理師是我的前同事,在安寧療護與心理腫瘤領域深耕多年,一直用最真誠、最貼近的陪伴,和個案發展出生病以外的豐厚故事。我在閱讀的時候忍不住想,要是當年剛進入癌症中心工作時能有這本書,該有多好。」──摘自蔡佳璇推薦序。
●「很多陪病者,常聽到『病人不喜歡聽到加油』的建議。但如果不能講加油,到底還能夠說什麼?做什麼呢?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沛宇以她的經歷所寫下的這本書,幫我們歸納出許多參考和建議,帶給我們許多靈感。──摘自謝采倪推薦序。
名人推薦
沒有人是孤島.各界同心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專文推薦──
.馮以量(新馬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
.謝采倪(「癌友有嘻哈」粉專負責人.「里里子假髮」共同創辦人)
●鄭重推薦──
.米奧(《我是照顧者》圖文作家)
.李溫(乳癌患者.臨床護理教師.「李溫的少奶奶養成日記」粉專負責人)
.林季宏(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醫療服務部主任.腫瘤內科部主治醫師)
.張明志(資深主治醫師及馬偕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
.張家齊(臨床心理師.管理學博士)
.陳亮妤(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
.陳炳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老年醫學科合聘主治醫師.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
.曾心怡(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蔡兆勳(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教授兼緩和醫療科主任)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你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寫給癌症病友與陪伴者的心理照顧專書。
「如何面對癌症?」
當生命中最翻天覆地的暴浪襲來,別獨自哭泣……
商沛宇(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臨床心理師):
「身為心理師是協助人們,看見心中隱微的力量,覺察自己為何而戰。」
/
「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才會生這種病?」病人悲憤自問。
生病不是任何人的錯,
但此時,「加油」或建議不是解答,
那無助,需要我們專注地聽,
這正是最珍貴的療癒。
身為癌症關懷的臨床心理師,商沛宇細細傾聽著眾多家庭,從他們的故事深深地看見:病人不只是病人,家屬不只是家屬,在這場聞之色變的疾病之外,他們還是有壓力需宣洩、有心情想傾訴、有日子要繼續好好過──有著自己獨特生命故事的人。
然而,隨身體腫瘤相伴而生的「心理腫瘤」肆虐內心,讓想說的話卡住了,情感停滯,使彼此在這場艱辛的治療戰役中備感孤單。
.病人的情緒需要出口→身旁的我們,如何做個「稱職的垃圾桶」?
.疾病的巨變,讓人茫然到底為何而活→從可以做到的一小步開始,逐步建立穩定的掌控感,找回治療動機。
.「都是因為我不夠堅強」→面對自身這場病,如何強化心理復原力?
.「看他這麼痛苦,我卻幫不上忙」→身為陪伴者,如何透過自我關懷,增加照顧能量?
/
這是一本極少見,為癌症病友與陪伴者而寫的「心理」照顧專書。從相伴的珍貴生命經驗中,沛宇心理師整理出癌症心理協助的四大重點,提供實用方法及思考:
?病家的人際聯繫.病人的心理復原力.家屬的自我關懷.最後的安寧照顧?
病痛沒有人能代受,但,愛可以成為最堅定的守護力量。衷心期盼本書成為一座幫助溝通的心橋,牽繫起病友與陪伴者,以愛相依,不再孤單。
本書特色
●如何增進面對疾病時的「心理復原力」?
現在的心理健康概念,強調的已不是「挫折忍受度」,而是「復原力」。也就是說在遇到壓力或困難時,需要的不只是一直忍耐、強迫自己樂觀和勇敢,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好好消化挫折、恐懼、失落等感受和心情,運用身邊的資源,找到適合自己特質的方式,從壓力或挫折中適應、復原,甚至在過程中有所成長或改變。
大腦是可以學習和鍛鍊的,可以透過這些方法增進面對疾病時的心理復原力:1.列出自己的「情緒急救錦囊」;2.練習自我覺察;3.訓練彈性思考;4.保有人際互動。
●「台大癌醫臨床心理師」商沛宇(本書作者):「由衷地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更多的病人、家屬與親友,在這段不容易的人生旅程中,有機會感受到自己沒有這麼孤單。」
●「沛宇對一位覺得自己不夠堅強的病人說:『把心裡複雜的感受簡化為挫折忍受度太低,對你來說並不公平。』我讀到這裡,很感動、也很喜歡這份體諒。要是有一個心理師,如沛宇一樣能接得住我的種種,那該有多好。──摘自馮以量推薦序。
●「商沛宇臨床心理師是我的前同事,在安寧療護與心理腫瘤領域深耕多年,一直用最真誠、最貼近的陪伴,和個案發展出生病以外的豐厚故事。我在閱讀的時候忍不住想,要是當年剛進入癌症中心工作時能有這本書,該有多好。」──摘自蔡佳璇推薦序。
●「很多陪病者,常聽到『病人不喜歡聽到加油』的建議。但如果不能講加油,到底還能夠說什麼?做什麼呢?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沛宇以她的經歷所寫下的這本書,幫我們歸納出許多參考和建議,帶給我們許多靈感。──摘自謝采倪推薦序。
名人推薦
沒有人是孤島.各界同心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專文推薦──
.馮以量(新馬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
.謝采倪(「癌友有嘻哈」粉專負責人.「里里子假髮」共同創辦人)
●鄭重推薦──
.米奧(《我是照顧者》圖文作家)
.李溫(乳癌患者.臨床護理教師.「李溫的少奶奶養成日記」粉專負責人)
.林季宏(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醫療服務部主任.腫瘤內科部主治醫師)
.張明志(資深主治醫師及馬偕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
.張家齊(臨床心理師.管理學博士)
.陳亮妤(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
.陳炳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老年醫學科合聘主治醫師.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
.曾心怡(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蔡兆勳(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教授兼緩和醫療科主任)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