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性社會工作用意在於保護服務對象免於遭受暴力傷害,並協助服務對象及其家庭認知到暴力對於家庭及其成員的影響,介入服務提升服務對象及其家庭的功能,使家庭可以逐步從暴力中復原,並取得平衡,在社區生活。
本書第1章首先論述社會安全網計畫下保護性社會工作發展,瞭解以家庭為中心的各項保護服務工作特色,並反思各項保護性社會工作的挑戰。第2章至4章是從實務理論觀點、多元文化視角與法律的面向,為保護性社會工作專業知能的奠基。第5章至8章分別為兒童少年保護、科技與性暴力、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和老人保護,加入更多符合社會變遷和科技發展在保護服務工作的探討。第9章至12章聚焦卑親屬對尊親屬的暴力探討、身心障礙者保護與其他家內暴力、與暴力相對人工作及與有心理疾患相對人的心理衛生社會工作等,隨著社會安全網計畫的實施,這些服務對象需要更多的關注與討論。最後是第13章,則是強調保護性社工的人身安全與自我照顧。
透過實務專書的出版,可以提供保護性社工及學生作為實務應用之參考,也期盼更多人才投入保護性社會工作。
鄭麗珍
學歷︰美國Washington University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常務理事
經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游美貴
學歷︰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教授、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
經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所長、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秘書長、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員
王翊涵
學歷︰英國約克大學女性研究中心博士
現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主編、行政院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委員
經歷︰衛生福利部強化社會安全網輔導團輔導委員、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賴月蜜
學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
現職︰司法院懲戒法院第2屆職務法庭參審員、新北市、宜蘭縣兒童及少年福利促進委員會委員、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董事
經歷︰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委員、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第一屆委員
姚智仁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臺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社會工作督導兼兒保組長
經歷︰臺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約聘社工員、性保組督導
廖美蓮
學歷:英國赫爾大學性別研究與社會工作博士
現職: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
經歷: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臺北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保護扶助組組長
廖明鈺
學歷︰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現職︰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副教授、社團法人學校社會工作協會理事
經歷︰臺北縣(現為新北市)教育局學校社工
王潔媛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現職︰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經歷︰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明新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專任講師、臺北市社區銀髮族服務協會總幹事
吳書昀
學歷︰英國巴斯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現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校務研究中心主
任、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推動小組」第五屆委員
經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英國巴斯大學社會政策系博士後研究員
鍾佩怡
現職︰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張芷超
現職︰暨南國際大學校務研究中心專任研究助理
陳彥竹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現職︰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經歷︰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副主任、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科股長、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
鄧佳旻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博士班就讀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社團法人中華樂沐社會福利協會社工督導
經歷:社工專業人員培力講師及外聘督導
社會安全網輔導團計畫北二區專任助理、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社工員
陳玟如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現職: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經歷:署立豐原醫院身心科社工師、通過105年專科社會工作師分科甄試(心理衛生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