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本以婦產科醫師視角
剖析同性戀情慾的書
同性戀的定義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認為自己只愛與自己相同性別的人,而與異性戀相同,性愛也是同性戀交往的必要條件。那麼,如果性愛成為一種只是互相給予對方快樂滿足的活動,同性之間的性愛有何不可?基於什麼理由,我們要去反對同性之間的戀情和性愛呢?
對於21世紀的新人類來說,同性戀是不是天生的?WHO CARE!在他們心裡,喜不喜歡才重要,而這或許也是全球LGBTQ+族群聲量愈來愈大,與其相關的議題愈來愈受到社會各界重視的原因。
本書試著從輕鬆的角度看同志,這些人、這些事,那些過去與現在,都是構成人類文明的一部份,你可以不必認同,但你無從忽略。
什麼是性傾向?
性傾向指一個人對男性、女性或兩性產生的持久情感,並伴有喜愛、眷戀或性吸引的現象。性傾向也指一種身份意識,一種基於這些吸引力、相關行為及身為這些相關族群一員而形成的身份意識。
研究證實,性傾向沒有明顯的、絕對的分類,而是呈現變動的模式,從僅受異性吸引的一端,到僅受同性吸引的另一端,在這兩個極端的範圍內,有的人呈現某一端的固著,有的人則一生在兩端之間游移變動。
性傾向主要有三個類別:
1.異性戀:對異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2.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對同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3.雙性戀:對男性和女性都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人們如何知道自己的性傾向?根據科學研究發現,成年人的性傾向通常是在童年中期至青春期初期形成的。這些情感、愛情及性吸引,可能在毫無性經驗的情況下產生。人的一生可以是抱持獨身、禁欲主義,但仍然知道自己的性傾向,不論是同性戀、雙性戀或是異性戀。
有些人早在與他人建立情感關係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性傾向,有些人則是在與同性及/或異性伴侶發生情感或性行為之後才確定性傾向。一般來說,同性戀者大約在12歲左右開始對自己的性傾向產生好奇或困惑,大約在17歲左右確認,當然也有人遲至成年以後才探索及明確自己的性傾向。
同性戀在人類歷史上除了曾被視為違法行為,也曾被當成精神疾病,及至現在,許多國家及地區,甚至是在同性戀已然合法的社會,仍有人把同性戀和雙性戀者視為精神不正常,但近幾十年的研究和臨床經驗已經促使世界上所有主流醫學和精神健康組織得出結論:性傾向是人類生活經驗的自然形式,同性戀和雙性戀關係都是人類關係的自然形式,因此,這些主流組織很久以前就摒棄了把同性戀歸類為精神疾病的做法,但直到1973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才將同性戀從名單中移除。
同性戀者在行為表現上是否與一般人有所不同?根據研究,很多同性戀者在幼時有性別表現不一致(gender nonconformity)的經驗,也就是男孩喜歡做女孩裝扮、玩女孩遊戲,或者女孩喜歡穿褲子、剪短頭髮,但這也並非絕對,而且很多異性戀者也有性別表現不一致的情況。研究也發現,有同性戀傾向的青少年之所以受到同儕霸凌,經常是因為性別表現不一致,而較少因為性傾向方面的偏好。
彩虹族群帶動粉紅經濟
粉紅經濟(Pink Economy)是近年來興起的商業詞彙,是一種因應 LGBTQ+族群而產生的新興經濟,產品小從一件印著彩虹旗的T恤,到針對同志群體設計的旅遊計畫,都算是粉紅經濟的產物。
在西方,粉紅經濟的沿革與同志運動有著密切連繫。上世紀初時,歐洲與美國即出現同志酒吧,這也算是粉紅經濟的濫觴,也在此時,同志運動開始在西方多個國家出現,例如一戰結束後的(西)德國,就曾經有相對蓬勃的同志運動跟粉紅經濟。
到如今,隨著歐美各國的法律、政策、社會對同志族群愈來愈友善,有經濟能力的同志願意進行更多為該族群量身訂製也更元化的消費形式,因此,粉紅經濟在同志友善國家逐漸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消費力量。以全球最大的LGBTQ+社交網路平台Grindr為例,其在超過196個國家有3千多萬個用戶,日活躍用戶大於200萬,用戶黏著度甚至比FB還高。可見粉紅經濟的潛力有多麼巨大。
因為各種因素,使得LGBTQ+族群有著不同於主流異性戀的需求,而企業因應這樣的情況,乃投入研發產品、提供服務來滿足這個消費群體的需求,以使企業獲利,從而創造新世紀一波新崛起的火紅商機。
例如,過去社會較不注重男性外表,所以大多數異性戀男性並沒有使用化妝品和保養品的習慣。反觀許多男同志很早就開始使用男用洗面乳和乳液,受到同志族群「男生也該好好照顧外表」的影響,男性保養如今已成為一種日常,男用保養品也成為相當大的消費市場,其他像是旅遊、酒吧、夜店等休閒娛樂產業,也是粉紅經濟的大宗。
粉紅經濟非常重視顧客的使用經驗,並以此為利基點發展更深層的服務與產品,甚至在滿足LGBTQ+族群的需求後,藉由口碑行銷繼續將消費族群擴大,滿足一般民眾的消費需求,從而製造更大的市場商機。
同性戀者和藝術的特殊緣份
有評論家說,世界上有兩個少數民族為新世紀人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超凡貢獻,其中一個是猶太人,另一個則是同性戀者。
藝術界一直以來都是西方同志的樂土,甚至當某人在藝術領域有傑出表現時,關於他是否是同性戀者的猜測也會跟隨而來。藝術為何對同性戀者「情有獨鍾」?其實,這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與其他行業相比,藝術是一種高度依靠個人化和主觀表達的工作,也就是說,藝術家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在作品和表演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表露出來,而在其他專業領域,如自然科學和多數社會科學,工作者很難將自身的感受摻入對客觀現實的研究,因此,他們的性傾向與專業成就不會有太多直接關聯。
第二,藝術是一種注重「表演」的行業,與一般產品不同,藝文作品不僅具有觀賞的價值,且能夠呼喚起觀賞者內在的感情,因此藝術家在觀眾眼裡往往具有一定的明星效應。在明星效應的影響下,藝術家的私生活往往會被攤開在陽光下,使他們更受到人們的注目。
第三,藝術的永恆性價值使藝術家更容易博取千載盛名。比如達文西的畫和莎士比亞的戲劇,至今在世界各地還是有很多人追隨,這些藝術作品也因為被廣泛傳誦,其價值歷經時間的錘鍊益發璀璨耀眼。
第四,藝術創作往往追求極致的表達,這種兼具男性「宏觀博大」特質與女性「微觀細膩」特質結合的表現方式,使許多兼具這兩種性格特質的同性戀者獨具有這種藝術天賦,可以說,不是藝術成就推高了同性戀者的造詣,而是同性戀者得天獨厚的天賦使其在藝術領域更具有表現的機會,讓他們追求藝術的慾望也比一般人來得更為主動與強烈。例如上世紀男芭蕾舞大師尼金斯基(Vatslav Nijinsky,1890〜1950)和紐瑞耶夫(Rudolf Nureyev,1938〜1993),他們都是同性戀者,而西方時裝界長期以來由男同性戀者主導,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藝術發展通常只有在言論自由的時空才能取得,例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因為當時人們掙脫神權統治,解放思想的結果。因為崇尚自由,使藝術界人士對「另類」和「異類」本來就有較高的接納與認同,也因此,在那些同性戀被視為犯罪或病態的時期和國家,藝文界往往成為同性戀者的「避風港」。
雖然很多同性戀藝術家根本不創作明顯的同性戀主題作品,但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受作者的性傾向影響。例如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與繪畫中的男性形像極為動人,而其創作的女性形像往往是被「男性化」,在美感上相對就較於遜色。可以說,米開朗基羅如果沒有同性慾望,他的創作就沒有那麼高的審美價值,也許就不值得流傳後世了。
而除了繪畫及文學/電影等具象藝術,有的藝術形式則讓人無從推想創作者的性傾向,例如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音樂不會洩露出創作者的性傾向,但與有相同情感的同性戀者在欣賞同性戀音樂家的作品時可能會有特別感觸,例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其中所流露的強烈的淒美與絕望,往往使對作曲家生平有所瞭解的同性戀者產生共鳴,而這種感觸與其他欣賞者對音樂的體會存在著極大的不同。
因此,西方各大樂團中同性戀樂手多不勝數,例如美國著名的作曲家薩謬爾·巴伯、艾倫·科普蘭、萊昂納德·伯恩斯坦和約翰·凱奇,以及英國的班傑明·布雷頓,鋼琴家馮·克萊本和厄爾·瓦爾德,以及被稱為「最後的大師」的烏克蘭鋼琴演奏家維亞托斯拉夫·里克特等,他們的性傾向在音樂圈內幾乎無人不知,他們也從不避諱,而這絲毫無損於他們在音樂領域的傑出成就。
婦科醫師給女同志生理保健及性愛高潮的處方
女性從年輕到老會發生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問題,為她們排憂解難是婦產科醫師的職責,觸發我寫這本書的原因在於門診時經常有女同志因為不適當的衛生保健觀念,使健康出現問題而前來求診。出於關懷,以下我把門診時女同志常會遭遇的婦科問題整理歸納,作為女同志婦科衛生保健的參考,也提出女同志在平時及性愛時如何保護自己身體的方法。
找婦科醫師看病是女同志一生中難以避免的事情,然而要和醫生面對面討論病情,經常讓病患感覺尷尬與不自在。當告訴醫生妳有不正常出血、腹部疼痛、陰道分泌物顏色不對、味道不好、分泌量過多等,醫生照理都不需要請病患上內診台,若需上內診台,要兩腿張開,使用鴨嘴撐開陰道,再用燈光射進深處,以照亮子宮頸,察看子宮頸有沒有紅腫發炎,陰道有無存留黃綠色的白色念珠菌,甚至嗅聞有沒有因細菌感染引起的不好味道。
如果醫生沒意識到病患是同志,可能會問「有沒有結婚?」、「有沒有男朋友?」,如果月經延遲了,會提醒患者有沒有懷孕的可能?或是讓病患驗尿確認有沒有懷孕,可是同志病患自己知道根本不可能懷孕,這時妳不妨直接告訴醫師,「我有同性朋友,不可能懷孕」。
如果妳已經有性經驗,包含手指性交,或是曾經使用情趣用品插入陰道,
剖析同性戀情慾的書
同性戀的定義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認為自己只愛與自己相同性別的人,而與異性戀相同,性愛也是同性戀交往的必要條件。那麼,如果性愛成為一種只是互相給予對方快樂滿足的活動,同性之間的性愛有何不可?基於什麼理由,我們要去反對同性之間的戀情和性愛呢?
對於21世紀的新人類來說,同性戀是不是天生的?WHO CARE!在他們心裡,喜不喜歡才重要,而這或許也是全球LGBTQ+族群聲量愈來愈大,與其相關的議題愈來愈受到社會各界重視的原因。
本書試著從輕鬆的角度看同志,這些人、這些事,那些過去與現在,都是構成人類文明的一部份,你可以不必認同,但你無從忽略。
什麼是性傾向?
性傾向指一個人對男性、女性或兩性產生的持久情感,並伴有喜愛、眷戀或性吸引的現象。性傾向也指一種身份意識,一種基於這些吸引力、相關行為及身為這些相關族群一員而形成的身份意識。
研究證實,性傾向沒有明顯的、絕對的分類,而是呈現變動的模式,從僅受異性吸引的一端,到僅受同性吸引的另一端,在這兩個極端的範圍內,有的人呈現某一端的固著,有的人則一生在兩端之間游移變動。
性傾向主要有三個類別:
1.異性戀:對異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2.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對同性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3.雙性戀:對男性和女性都產生情感、愛情或性的吸引。
人們如何知道自己的性傾向?根據科學研究發現,成年人的性傾向通常是在童年中期至青春期初期形成的。這些情感、愛情及性吸引,可能在毫無性經驗的情況下產生。人的一生可以是抱持獨身、禁欲主義,但仍然知道自己的性傾向,不論是同性戀、雙性戀或是異性戀。
有些人早在與他人建立情感關係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性傾向,有些人則是在與同性及/或異性伴侶發生情感或性行為之後才確定性傾向。一般來說,同性戀者大約在12歲左右開始對自己的性傾向產生好奇或困惑,大約在17歲左右確認,當然也有人遲至成年以後才探索及明確自己的性傾向。
同性戀在人類歷史上除了曾被視為違法行為,也曾被當成精神疾病,及至現在,許多國家及地區,甚至是在同性戀已然合法的社會,仍有人把同性戀和雙性戀者視為精神不正常,但近幾十年的研究和臨床經驗已經促使世界上所有主流醫學和精神健康組織得出結論:性傾向是人類生活經驗的自然形式,同性戀和雙性戀關係都是人類關係的自然形式,因此,這些主流組織很久以前就摒棄了把同性戀歸類為精神疾病的做法,但直到1973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才將同性戀從名單中移除。
同性戀者在行為表現上是否與一般人有所不同?根據研究,很多同性戀者在幼時有性別表現不一致(gender nonconformity)的經驗,也就是男孩喜歡做女孩裝扮、玩女孩遊戲,或者女孩喜歡穿褲子、剪短頭髮,但這也並非絕對,而且很多異性戀者也有性別表現不一致的情況。研究也發現,有同性戀傾向的青少年之所以受到同儕霸凌,經常是因為性別表現不一致,而較少因為性傾向方面的偏好。
彩虹族群帶動粉紅經濟
粉紅經濟(Pink Economy)是近年來興起的商業詞彙,是一種因應 LGBTQ+族群而產生的新興經濟,產品小從一件印著彩虹旗的T恤,到針對同志群體設計的旅遊計畫,都算是粉紅經濟的產物。
在西方,粉紅經濟的沿革與同志運動有著密切連繫。上世紀初時,歐洲與美國即出現同志酒吧,這也算是粉紅經濟的濫觴,也在此時,同志運動開始在西方多個國家出現,例如一戰結束後的(西)德國,就曾經有相對蓬勃的同志運動跟粉紅經濟。
到如今,隨著歐美各國的法律、政策、社會對同志族群愈來愈友善,有經濟能力的同志願意進行更多為該族群量身訂製也更元化的消費形式,因此,粉紅經濟在同志友善國家逐漸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消費力量。以全球最大的LGBTQ+社交網路平台Grindr為例,其在超過196個國家有3千多萬個用戶,日活躍用戶大於200萬,用戶黏著度甚至比FB還高。可見粉紅經濟的潛力有多麼巨大。
因為各種因素,使得LGBTQ+族群有著不同於主流異性戀的需求,而企業因應這樣的情況,乃投入研發產品、提供服務來滿足這個消費群體的需求,以使企業獲利,從而創造新世紀一波新崛起的火紅商機。
例如,過去社會較不注重男性外表,所以大多數異性戀男性並沒有使用化妝品和保養品的習慣。反觀許多男同志很早就開始使用男用洗面乳和乳液,受到同志族群「男生也該好好照顧外表」的影響,男性保養如今已成為一種日常,男用保養品也成為相當大的消費市場,其他像是旅遊、酒吧、夜店等休閒娛樂產業,也是粉紅經濟的大宗。
粉紅經濟非常重視顧客的使用經驗,並以此為利基點發展更深層的服務與產品,甚至在滿足LGBTQ+族群的需求後,藉由口碑行銷繼續將消費族群擴大,滿足一般民眾的消費需求,從而製造更大的市場商機。
同性戀者和藝術的特殊緣份
有評論家說,世界上有兩個少數民族為新世紀人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超凡貢獻,其中一個是猶太人,另一個則是同性戀者。
藝術界一直以來都是西方同志的樂土,甚至當某人在藝術領域有傑出表現時,關於他是否是同性戀者的猜測也會跟隨而來。藝術為何對同性戀者「情有獨鍾」?其實,這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與其他行業相比,藝術是一種高度依靠個人化和主觀表達的工作,也就是說,藝術家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在作品和表演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表露出來,而在其他專業領域,如自然科學和多數社會科學,工作者很難將自身的感受摻入對客觀現實的研究,因此,他們的性傾向與專業成就不會有太多直接關聯。
第二,藝術是一種注重「表演」的行業,與一般產品不同,藝文作品不僅具有觀賞的價值,且能夠呼喚起觀賞者內在的感情,因此藝術家在觀眾眼裡往往具有一定的明星效應。在明星效應的影響下,藝術家的私生活往往會被攤開在陽光下,使他們更受到人們的注目。
第三,藝術的永恆性價值使藝術家更容易博取千載盛名。比如達文西的畫和莎士比亞的戲劇,至今在世界各地還是有很多人追隨,這些藝術作品也因為被廣泛傳誦,其價值歷經時間的錘鍊益發璀璨耀眼。
第四,藝術創作往往追求極致的表達,這種兼具男性「宏觀博大」特質與女性「微觀細膩」特質結合的表現方式,使許多兼具這兩種性格特質的同性戀者獨具有這種藝術天賦,可以說,不是藝術成就推高了同性戀者的造詣,而是同性戀者得天獨厚的天賦使其在藝術領域更具有表現的機會,讓他們追求藝術的慾望也比一般人來得更為主動與強烈。例如上世紀男芭蕾舞大師尼金斯基(Vatslav Nijinsky,1890〜1950)和紐瑞耶夫(Rudolf Nureyev,1938〜1993),他們都是同性戀者,而西方時裝界長期以來由男同性戀者主導,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藝術發展通常只有在言論自由的時空才能取得,例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因為當時人們掙脫神權統治,解放思想的結果。因為崇尚自由,使藝術界人士對「另類」和「異類」本來就有較高的接納與認同,也因此,在那些同性戀被視為犯罪或病態的時期和國家,藝文界往往成為同性戀者的「避風港」。
雖然很多同性戀藝術家根本不創作明顯的同性戀主題作品,但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受作者的性傾向影響。例如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與繪畫中的男性形像極為動人,而其創作的女性形像往往是被「男性化」,在美感上相對就較於遜色。可以說,米開朗基羅如果沒有同性慾望,他的創作就沒有那麼高的審美價值,也許就不值得流傳後世了。
而除了繪畫及文學/電影等具象藝術,有的藝術形式則讓人無從推想創作者的性傾向,例如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音樂不會洩露出創作者的性傾向,但與有相同情感的同性戀者在欣賞同性戀音樂家的作品時可能會有特別感觸,例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其中所流露的強烈的淒美與絕望,往往使對作曲家生平有所瞭解的同性戀者產生共鳴,而這種感觸與其他欣賞者對音樂的體會存在著極大的不同。
因此,西方各大樂團中同性戀樂手多不勝數,例如美國著名的作曲家薩謬爾·巴伯、艾倫·科普蘭、萊昂納德·伯恩斯坦和約翰·凱奇,以及英國的班傑明·布雷頓,鋼琴家馮·克萊本和厄爾·瓦爾德,以及被稱為「最後的大師」的烏克蘭鋼琴演奏家維亞托斯拉夫·里克特等,他們的性傾向在音樂圈內幾乎無人不知,他們也從不避諱,而這絲毫無損於他們在音樂領域的傑出成就。
婦科醫師給女同志生理保健及性愛高潮的處方
女性從年輕到老會發生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問題,為她們排憂解難是婦產科醫師的職責,觸發我寫這本書的原因在於門診時經常有女同志因為不適當的衛生保健觀念,使健康出現問題而前來求診。出於關懷,以下我把門診時女同志常會遭遇的婦科問題整理歸納,作為女同志婦科衛生保健的參考,也提出女同志在平時及性愛時如何保護自己身體的方法。
找婦科醫師看病是女同志一生中難以避免的事情,然而要和醫生面對面討論病情,經常讓病患感覺尷尬與不自在。當告訴醫生妳有不正常出血、腹部疼痛、陰道分泌物顏色不對、味道不好、分泌量過多等,醫生照理都不需要請病患上內診台,若需上內診台,要兩腿張開,使用鴨嘴撐開陰道,再用燈光射進深處,以照亮子宮頸,察看子宮頸有沒有紅腫發炎,陰道有無存留黃綠色的白色念珠菌,甚至嗅聞有沒有因細菌感染引起的不好味道。
如果醫生沒意識到病患是同志,可能會問「有沒有結婚?」、「有沒有男朋友?」,如果月經延遲了,會提醒患者有沒有懷孕的可能?或是讓病患驗尿確認有沒有懷孕,可是同志病患自己知道根本不可能懷孕,這時妳不妨直接告訴醫師,「我有同性朋友,不可能懷孕」。
如果妳已經有性經驗,包含手指性交,或是曾經使用情趣用品插入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