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真實版《The Newsroom 新聞急先鋒》
國民主播孫石熙睽違30年,第二部親筆著作
世越號沉船、閨密干政、MeTOO浪潮、南北韓高峰會……
韓國近代社會最動盪的10年
在那些風暴的中心,都有孫石熙!
2020年,孫石熙在《新聞室》節目中向觀眾道別,為韓國王牌主播的生涯劃下了驚嘆號!
以世越號沉船為起點,陸續爆發總統閨密干政、總統被彈劾下臺,政權交替後的兩韓與美國高峰會;社會上則有三星工會事件及席捲而來的MeTOO浪潮。孫石熙不僅率領JTBC新聞室參與了每一個歷史時刻,率先獨家報導,更花上長達數百日追蹤同一議題。這樣不放棄的堅持,讓新聞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不僅顛覆了政權,更扭轉了社會。
孫石熙認為,新聞人該做的不只是「議題設定」,更要「堅守議題」!
在面對每一起重大事件,他都在不斷思考──
當發生重大災難,要如何監督政府、不讓世人遺忘集體傷痕?
手握足以顛覆政局的證據時,受到權力打壓,該怎麼堅守立場?
揭發性暴力事件,在傳達真相與現實的矛盾之間,該如何拿捏?
自媒體當道、假新聞充斥的時代,又要如何重新找回大眾的信任感?
這是他走下主播臺後,親筆寫下那些驚心動魄的第一現場,並重新思考與探究新聞的本質。時代雖然在變,他仍懷抱希望地寫下此書,因為他相信,真正的新聞人會一直竭盡全力,而且明天也將堅持不懈。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臺創辦人)
中文版特別收錄──
李相燁(JTBC社會部記者)
臺灣新聞人專業推薦──
李金銓(教育部玉山學者)
李雪莉(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阿潑(媒體工作者)
洪貞玲(臺灣大學新聞所所長)
陳信聰(公視新聞部製作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哲斌(資深媒體人)
(依首字筆畫排序)
孫石熙是傑出的記者,也展現了正直勇敢和新聞專業精神。我們有師生之緣,借本書在臺問世之際,對他表達誠摯的敬意。──李金銓
很感謝有孫石熙這樣的前輩和同業彼此提醒著,新聞工作必須不懈地回到公共生活裡,見著一張又一張需要被看見或被監督的臉孔。──李雪莉
本書引領我們思考:在強大政治張力的拉扯下,新聞報導應該從什麼角度切入,實踐自己的公共責任。──李志德
身為有幸與最尊敬的孫石熙前輩共事多年的記者,閱讀本書時意外感受到,表面很冷的前輩,其實內心非常溫暖。──李相燁
「堅守議題」看似簡單,其實知易行難。但我和孫石熙一樣深信這件事的無可取代性。──何榮幸
這是一本反擊「垃圾記者」標籤的書,能閱讀到如此古典,如此能驗證新聞守門人價值與媒體公共性的經驗論述,不免讓人撫卷激動。──阿潑
「媒體為什麼存在?」孫石熙直指核心,更用其終生實踐、印證新聞記者的重要價值。──洪貞玲
「堅守議題」在媒體低潮時,儘管越來越困難,卻也越來越重要。──陳信聰
我十分敬佩孫石熙三件事:一是堅守議題,二是勇抗權貴,三是專業自持。──陳順孝
我一直都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新聞工作者,都能淬鍊到像孫石熙一樣的能力,有辦法撐住新聞事件所帶來一次次風雨大浪,持續堅守新聞價值。──楊虔豪
國民主播孫石熙睽違30年,第二部親筆著作
世越號沉船、閨密干政、MeTOO浪潮、南北韓高峰會……
韓國近代社會最動盪的10年
在那些風暴的中心,都有孫石熙!
2020年,孫石熙在《新聞室》節目中向觀眾道別,為韓國王牌主播的生涯劃下了驚嘆號!
以世越號沉船為起點,陸續爆發總統閨密干政、總統被彈劾下臺,政權交替後的兩韓與美國高峰會;社會上則有三星工會事件及席捲而來的MeTOO浪潮。孫石熙不僅率領JTBC新聞室參與了每一個歷史時刻,率先獨家報導,更花上長達數百日追蹤同一議題。這樣不放棄的堅持,讓新聞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不僅顛覆了政權,更扭轉了社會。
孫石熙認為,新聞人該做的不只是「議題設定」,更要「堅守議題」!
在面對每一起重大事件,他都在不斷思考──
當發生重大災難,要如何監督政府、不讓世人遺忘集體傷痕?
手握足以顛覆政局的證據時,受到權力打壓,該怎麼堅守立場?
揭發性暴力事件,在傳達真相與現實的矛盾之間,該如何拿捏?
自媒體當道、假新聞充斥的時代,又要如何重新找回大眾的信任感?
這是他走下主播臺後,親筆寫下那些驚心動魄的第一現場,並重新思考與探究新聞的本質。時代雖然在變,他仍懷抱希望地寫下此書,因為他相信,真正的新聞人會一直竭盡全力,而且明天也將堅持不懈。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臺創辦人)
中文版特別收錄──
李相燁(JTBC社會部記者)
臺灣新聞人專業推薦──
李金銓(教育部玉山學者)
李雪莉(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阿潑(媒體工作者)
洪貞玲(臺灣大學新聞所所長)
陳信聰(公視新聞部製作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哲斌(資深媒體人)
(依首字筆畫排序)
孫石熙是傑出的記者,也展現了正直勇敢和新聞專業精神。我們有師生之緣,借本書在臺問世之際,對他表達誠摯的敬意。──李金銓
很感謝有孫石熙這樣的前輩和同業彼此提醒著,新聞工作必須不懈地回到公共生活裡,見著一張又一張需要被看見或被監督的臉孔。──李雪莉
本書引領我們思考:在強大政治張力的拉扯下,新聞報導應該從什麼角度切入,實踐自己的公共責任。──李志德
身為有幸與最尊敬的孫石熙前輩共事多年的記者,閱讀本書時意外感受到,表面很冷的前輩,其實內心非常溫暖。──李相燁
「堅守議題」看似簡單,其實知易行難。但我和孫石熙一樣深信這件事的無可取代性。──何榮幸
這是一本反擊「垃圾記者」標籤的書,能閱讀到如此古典,如此能驗證新聞守門人價值與媒體公共性的經驗論述,不免讓人撫卷激動。──阿潑
「媒體為什麼存在?」孫石熙直指核心,更用其終生實踐、印證新聞記者的重要價值。──洪貞玲
「堅守議題」在媒體低潮時,儘管越來越困難,卻也越來越重要。──陳信聰
我十分敬佩孫石熙三件事:一是堅守議題,二是勇抗權貴,三是專業自持。──陳順孝
我一直都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新聞工作者,都能淬鍊到像孫石熙一樣的能力,有辦法撐住新聞事件所帶來一次次風雨大浪,持續堅守新聞價值。──楊虔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