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育的思惟和環境行為,以及兩者間的互動,一直是保育學者關懷的重要課題。面對現今環境保育所發生的問題,如何以倫理學系統性地思考和研究,關於道德觀念方面的問題,像是善與惡、對與錯(right and wrong)、美德與惡行(vice),以及「正義與罪行」一類的概念,都是本書所要探討的內涵。
全書共七章,依據符號學和詮釋學,以及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的「場域學說」與「慣習理論」,進行分析。包括
第一章〈緒論〉,論述「自然之道」的西方科學理論架構。
第二章〈哲學與道德思惟〉,依據環境教育之本,探討及分析東西方環境思想、環境道德的演進。
第三章〈傳統的自然之道〉,論述傳統中國的宇宙觀、天人觀。
第四章〈傳統的文藝和園林〉。
第五章〈思惟的科學取徑〉,希望從史學、地理學與社會學不同觀點,說明環境素養和行為內涵。
第六章〈傳播和美學的人文脈絡〉。
第七章〈邁向永續發展的倫理觀〉。
面對永續發展的現今世紀,筆者希望炎黃世系後代子孫更為美好,以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新紀元。
聯合推薦
金恒鑣、吳欣修、劉宗勇、邱仁杰、王文誠、王懋雯、何立德、何昕家、林俊全、林素華、許民陽、許玲玉、許毅璿、郭育任、張子超、張育傑、陶翼煌、曾鈺琪、雷鴻飛、劉思岑、劉瑩三、蔡慧敏、、
本書探討中西方前瞻思考人類該如何與自然環境相處,也是環境學者推動以「自然解方」解決人類發展造成環境問題的反思,是本值得大家一起探索思考的好書,推薦給大家!——國土管理署署長 吳欣修
全書共七章,依據符號學和詮釋學,以及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的「場域學說」與「慣習理論」,進行分析。包括
第一章〈緒論〉,論述「自然之道」的西方科學理論架構。
第二章〈哲學與道德思惟〉,依據環境教育之本,探討及分析東西方環境思想、環境道德的演進。
第三章〈傳統的自然之道〉,論述傳統中國的宇宙觀、天人觀。
第四章〈傳統的文藝和園林〉。
第五章〈思惟的科學取徑〉,希望從史學、地理學與社會學不同觀點,說明環境素養和行為內涵。
第六章〈傳播和美學的人文脈絡〉。
第七章〈邁向永續發展的倫理觀〉。
面對永續發展的現今世紀,筆者希望炎黃世系後代子孫更為美好,以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新紀元。
聯合推薦
金恒鑣、吳欣修、劉宗勇、邱仁杰、王文誠、王懋雯、何立德、何昕家、林俊全、林素華、許民陽、許玲玉、許毅璿、郭育任、張子超、張育傑、陶翼煌、曾鈺琪、雷鴻飛、劉思岑、劉瑩三、蔡慧敏、、
本書探討中西方前瞻思考人類該如何與自然環境相處,也是環境學者推動以「自然解方」解決人類發展造成環境問題的反思,是本值得大家一起探索思考的好書,推薦給大家!——國土管理署署長 吳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