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戰後百廢待舉,臺灣島內通貨膨脹……
風雲際會之中,一本綜合性雜誌在高雄煉油廠的辦公桌上誕生了。
本書帶領我們重溫台灣第一本純翻譯雜誌:《拾穗》月刊,與那些工程師右手煉油、左手鍊字,為島上求知若渴的讀者譯介歐美新知,開啟世界之窗的故事。
● 領新的風潮、回應社會潮流
《拾穗》內容包羅萬象,不僅刊出大師名作如吳爾芙、拜倫、川端康成,電影《教父》原著小說、《溫莎公爵回憶錄》,還有科學新知〈美國人對氫原子彈的恐怖病〉、〈蘭式速成攝影機〉等,此外出版單行本114種。
同時,《拾穗》積極回應時局。當克難養雞風靡全台灣之際,特別增設「業餘談養雞」專欄,解答養雞的技術問題。一九五八年,更連載「西德聯邦總理——阿德諾傳」,譯者還接獲阿德諾回函致謝,見證了台德國際友誼。
● 培育譯者的搖籃
《拾穗》公開徵求譯稿,並提供優渥稿酬:五千字以下,千字二十元,篇幅長者稿酬更高;對比當時公務員一個月的薪水平均為一百至兩百元,吸引了眾多外部譯者投稿。這本月刊的譯者群,也從最初的中油員工,逐漸擴大到全臺知識分子,包括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政治受難者施明正、莎士比亞學者彭鏡禧、臺灣劇場推手姚一葦……
《拾穗》日新月譯38年,在台灣出版史、文學藝術界、科學圈皆留下印記。那些從域外拾的穗,就這樣滋養了臺灣三代人的心靈。
★本書收錄★
.《拾穗》月刊創刊至停刊的始末。
.《拾穗》月刊在當代藝文、學術及翻譯文學的重要性。
.《拾穗》譯者群以及他們的故事:或許譯者不僅翻譯著別人的故事,也在字句裡蘊藏了自己的人生。
★名人看《拾穗》月刊★
《拾穗》是一本古雅的雜誌,古典與現代交錯,西洋與東洋匯流。在那個「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歐風美雨,和魂漢才」的大時代,透過翻譯科學、文學、音樂、藝術等文章,與全臺灣的菁英階級定期交流。——楊澤,詩人與文學刊物主編
《拾穗》是我青少年時期的精神食糧。它為我開拓的知性世界,供我遨遊至今。——漢寶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
作為油廠子弟,我小學時期就開始讀煉油廠同仁自辦刋物《拾穗》和《勵進》,……雖然《拾穗》的預設讀者不是我們,卻對我們晚輩產生潛移默化的啓蒙作用,我們長大之後才知道他們當年的創舉……。——王安琪,前台大外文系、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
學者推薦
這本名為《拾穗》雜誌的昔日風采,經過數十年的沉寂,終於透過張綺容教授《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一書娓娓還原道來,呈現在新世代讀者的眼前。──廖柏森(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
學者皮姆(Anthony Pym)說,譯者都是一些被忽略的「文化人」(cultural figures),而能夠還原其生命史的,大概只有綺容所做的這一類翻譯史研究。──陳榮彬(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張綺容老師這本書帶,讓我們一同再回味台灣的來時路,回味他們當年為你為我,求知若渴的讀者,譯介歐美文化、科學新知,開啟一扇通往平行宇宙之窗。──張俊盛(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還記得當年跟綺容一起坐高鐵南下,到了寬闊靜謐的中油園區,第一次踏入那塵封多年的圖書室,一落一落的陳舊美國雜誌猶靜靜堆在角落,拾穗月刊主編余小瑩小姐還招待我們在員工餐廳吃飯。此後綺容一人繼續鍥而不捨地深入訪談、去紐約找雜誌文章的源頭、寫完博士論文,最後還交出了這本精彩的作品。
透過一個個譯者的生命故事,翻譯史不再只是哪一年、誰翻譯了多少作品的列表,而是更為立體、有趣的文化流動史:這些讀理工的中國大學生,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落腳南台灣,做起翻譯來?綺容文字鮮活,有評有述,為戰後台灣的翻譯史留下動人的一頁。──賴慈芸(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
風雲際會之中,一本綜合性雜誌在高雄煉油廠的辦公桌上誕生了。
本書帶領我們重溫台灣第一本純翻譯雜誌:《拾穗》月刊,與那些工程師右手煉油、左手鍊字,為島上求知若渴的讀者譯介歐美新知,開啟世界之窗的故事。
● 領新的風潮、回應社會潮流
《拾穗》內容包羅萬象,不僅刊出大師名作如吳爾芙、拜倫、川端康成,電影《教父》原著小說、《溫莎公爵回憶錄》,還有科學新知〈美國人對氫原子彈的恐怖病〉、〈蘭式速成攝影機〉等,此外出版單行本114種。
同時,《拾穗》積極回應時局。當克難養雞風靡全台灣之際,特別增設「業餘談養雞」專欄,解答養雞的技術問題。一九五八年,更連載「西德聯邦總理——阿德諾傳」,譯者還接獲阿德諾回函致謝,見證了台德國際友誼。
● 培育譯者的搖籃
《拾穗》公開徵求譯稿,並提供優渥稿酬:五千字以下,千字二十元,篇幅長者稿酬更高;對比當時公務員一個月的薪水平均為一百至兩百元,吸引了眾多外部譯者投稿。這本月刊的譯者群,也從最初的中油員工,逐漸擴大到全臺知識分子,包括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政治受難者施明正、莎士比亞學者彭鏡禧、臺灣劇場推手姚一葦……
《拾穗》日新月譯38年,在台灣出版史、文學藝術界、科學圈皆留下印記。那些從域外拾的穗,就這樣滋養了臺灣三代人的心靈。
★本書收錄★
.《拾穗》月刊創刊至停刊的始末。
.《拾穗》月刊在當代藝文、學術及翻譯文學的重要性。
.《拾穗》譯者群以及他們的故事:或許譯者不僅翻譯著別人的故事,也在字句裡蘊藏了自己的人生。
★名人看《拾穗》月刊★
《拾穗》是一本古雅的雜誌,古典與現代交錯,西洋與東洋匯流。在那個「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歐風美雨,和魂漢才」的大時代,透過翻譯科學、文學、音樂、藝術等文章,與全臺灣的菁英階級定期交流。——楊澤,詩人與文學刊物主編
《拾穗》是我青少年時期的精神食糧。它為我開拓的知性世界,供我遨遊至今。——漢寶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
作為油廠子弟,我小學時期就開始讀煉油廠同仁自辦刋物《拾穗》和《勵進》,……雖然《拾穗》的預設讀者不是我們,卻對我們晚輩產生潛移默化的啓蒙作用,我們長大之後才知道他們當年的創舉……。——王安琪,前台大外文系、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
學者推薦
這本名為《拾穗》雜誌的昔日風采,經過數十年的沉寂,終於透過張綺容教授《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一書娓娓還原道來,呈現在新世代讀者的眼前。──廖柏森(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
學者皮姆(Anthony Pym)說,譯者都是一些被忽略的「文化人」(cultural figures),而能夠還原其生命史的,大概只有綺容所做的這一類翻譯史研究。──陳榮彬(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張綺容老師這本書帶,讓我們一同再回味台灣的來時路,回味他們當年為你為我,求知若渴的讀者,譯介歐美文化、科學新知,開啟一扇通往平行宇宙之窗。──張俊盛(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還記得當年跟綺容一起坐高鐵南下,到了寬闊靜謐的中油園區,第一次踏入那塵封多年的圖書室,一落一落的陳舊美國雜誌猶靜靜堆在角落,拾穗月刊主編余小瑩小姐還招待我們在員工餐廳吃飯。此後綺容一人繼續鍥而不捨地深入訪談、去紐約找雜誌文章的源頭、寫完博士論文,最後還交出了這本精彩的作品。
透過一個個譯者的生命故事,翻譯史不再只是哪一年、誰翻譯了多少作品的列表,而是更為立體、有趣的文化流動史:這些讀理工的中國大學生,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落腳南台灣,做起翻譯來?綺容文字鮮活,有評有述,為戰後台灣的翻譯史留下動人的一頁。──賴慈芸(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