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集傳》又名《書經集傳》、《書經集註》、《書蔡傳》,是著名南宋學者蔡沉受朱熹委託所作的《尚書》學著作,繼承了朱熹不拘泥糾纏於細枝末節,而以發明大義為主的思路,代表了宋代尚書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成就。元仁宗延祐二(1315)年議復科舉,立於學官,定為科舉標準注本。明永樂中胡廣等奉敕撰《書傳大全》以及清康熙晚年敕撰的《書經傳説彙纂》等官方版本,皆專主蔡傳,薈萃眾説以羽翼之,併成為科舉官方教材,流傳甚廣。(百度百科)
蔡沈(1167—1230)
名蔡沉,字仲默,學者承九峯先生,諡文正。南宋建寧府建陽縣(今屬福建)人。蔡沈為朱熹好友蔡元定次子,幼承家學,入則受教乃父,出則從朱熹遊。蔡元定歿於道州後,蔡沈徒步護喪而歸,返鄉後,不求仕進,隱居九峯山下,專意為學。
蔡元定一生精研洪範之學,然未及論著,説:「成吾書者,沈也。」朱熹自淳熙十二(1186)年以來開始有意收集有關《尚書》的資料,並準備按照《詩集傳》的體例撰《書傳》,後因老病放棄了這一想法,將一生的《尚書》研究成果及其收集的其他《尚書》學著作傳授蔡沈,並審讀了蔡沈的《洪範傳》。慶元五(1199)年冬,朱熹遺命蔡沈作《書傳》,並於次年去世。十年後,蔡沈終於完成了《書集傳》,繼承了朱熹不拘泥糾纏於細枝末節,而以發明大義為主的思路,代表了宋代尚書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成就。被真德秀贊為「不愧父師之傳」。雖然蔡沈完成初稿後,坊間即有刻本《書集傳》問世,直到淳祐七(1247)年,其子蔡抗上表進呈《書集傳》於宋理宗。
除《書集傳》外,蔡沈尚有《洪範皇極》、《蔡九峯筮法》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