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豪、翦伯贊、周一良、張芝聯、費正清、韋慕庭、蒲立本、傅吾康、史華慈、白樂日、謝和耐、許理和、牟復禮、楊聯陞、西嶋定生、仁井田陞、遠山茂樹……那時,全球漢學名家曾經熱切地交流激辯,掀起一波又一波精彩的學術浪潮!
從二戰結束後的全球「中國熱」到冷戰時期的左右陣營對立,國際局勢的變化對中國史學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本書聚焦於1946-1956年間全球漢學界的學術史重要事件,例如1947年普林斯頓大學的「遠東文化與社會學術會議」、1955年萊頓的「西歐青年漢學家會議」與萊比錫的「東亞學會議」、1956年巴黎「青年中國學家會議」的「中國歷史分期問題大辯論」,從中觀察二戰結束到冷戰初期的國際趨勢轉變,以及史學如何由傳統的政治研究轉向後來的多元研究途徑。
作者指出,1950年代的國際漢學和中國學領域有三個重要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中國近代史的崛起。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全世界帶來巨大衝擊,美國學者開始研究「民主陣營為什麼失去了中國」,過去以古老的帝制中國為核心的漢學取向一舉轉變,對於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國革命的興趣成為全球性的潮流。
第二個趨勢是社會史的興起。1950年代最激動人心的事件是在巴黎舉行的第九屆歐洲青年漢學家大會上,中國歷史學家和歐洲漢學家之間以「中國歷史的分期」進行的辯論。這個趨勢此後在歐洲漢學中的體現也更為明顯。
第三個趨勢是亞洲主體性的樹立。中國的學術出現了強烈的去歐美中心化和去殖民化色彩,過去東方主義式的「東方史」受到挑戰,學界提出新的「亞洲史」的概念。
這三種趨勢雖然只出現在1950年代,但對全球學術界產生了長期影響,並於1960年代和1970年代達到頂峰。然而隨著反右運動的展開和中蘇分裂,中國史學在轉眼間又失去了與世界進一步交流的機會;當中國學者發現可以再次進入世界學界,已是二十多年之後!
本書特色
聚焦於1946-1956年間全球漢學界的重要學術事件,從1947年普林斯頓大學的「遠東文化與社會學術會議」、1955年萊頓的「西歐青年漢學家會議」與萊比錫的「東亞學會議」、1956年巴黎「青年中國學家會議」的「中國歷史分期問題大辯論」,帶領讀者重回那個中國史學曾經走向世界的1950年代,一窺冷戰形勢下國際政治與學術的微妙關係!
從二戰結束後的全球「中國熱」到冷戰時期的左右陣營對立,國際局勢的變化對中國史學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本書聚焦於1946-1956年間全球漢學界的學術史重要事件,例如1947年普林斯頓大學的「遠東文化與社會學術會議」、1955年萊頓的「西歐青年漢學家會議」與萊比錫的「東亞學會議」、1956年巴黎「青年中國學家會議」的「中國歷史分期問題大辯論」,從中觀察二戰結束到冷戰初期的國際趨勢轉變,以及史學如何由傳統的政治研究轉向後來的多元研究途徑。
作者指出,1950年代的國際漢學和中國學領域有三個重要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中國近代史的崛起。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全世界帶來巨大衝擊,美國學者開始研究「民主陣營為什麼失去了中國」,過去以古老的帝制中國為核心的漢學取向一舉轉變,對於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國革命的興趣成為全球性的潮流。
第二個趨勢是社會史的興起。1950年代最激動人心的事件是在巴黎舉行的第九屆歐洲青年漢學家大會上,中國歷史學家和歐洲漢學家之間以「中國歷史的分期」進行的辯論。這個趨勢此後在歐洲漢學中的體現也更為明顯。
第三個趨勢是亞洲主體性的樹立。中國的學術出現了強烈的去歐美中心化和去殖民化色彩,過去東方主義式的「東方史」受到挑戰,學界提出新的「亞洲史」的概念。
這三種趨勢雖然只出現在1950年代,但對全球學術界產生了長期影響,並於1960年代和1970年代達到頂峰。然而隨著反右運動的展開和中蘇分裂,中國史學在轉眼間又失去了與世界進一步交流的機會;當中國學者發現可以再次進入世界學界,已是二十多年之後!
本書特色
聚焦於1946-1956年間全球漢學界的重要學術事件,從1947年普林斯頓大學的「遠東文化與社會學術會議」、1955年萊頓的「西歐青年漢學家會議」與萊比錫的「東亞學會議」、1956年巴黎「青年中國學家會議」的「中國歷史分期問題大辯論」,帶領讀者重回那個中國史學曾經走向世界的1950年代,一窺冷戰形勢下國際政治與學術的微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