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創作科普文章
右手研究生理奧秘
一同探索潘教授精彩的人生!
文字是一種表達方式,不分科學與文學
★踏上研究之路的契機
生物學的啟蒙其實是家學淵源?是什麼原因促使潘教授踏上追求生命真理的旅程?
★初入研究之門,忙碌又充實的生活
身處於陌生的國度,經歷哪些酸甜苦辣?還有突如其來的事件影響博士班考試的表現?
★學成歸國,發揮所長培育下一代
能獨當一面後,潘教授如何在夢想的事業上一步步地耕耘、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教學理念?
★走出學術圈,踏入翻譯與寫作的領域
選擇急流勇退,全心投入翻譯與寫作的起因為何?又怎麼會從事這個看似吃力不討好的職業?
潘震澤教授是享譽國際的知名生理學家,在國內外獲得了無數的榮譽。他不僅是個科學家,更是個文學家。自退休以後,積極投身於科普事業,從事多年的科普寫作、科普書翻譯工作,其筆風文雅而又不失風趣,能夠將許多科學上的故事寫得扣人心弦,因而受到無數讀者的喜愛,也獲得了諸多科普寫作獎項。
人的一生由記憶構築而成,本書從潘教授的童年回憶,紀錄了一生的軌跡。童年時代的閱讀啟蒙、求學路程上的點點滴滴、投入科學研究的動機、出國留學的辛苦與甜蜜、科學研究上的努力與心路歷程,以及退休後走上科普與翻譯寫作的心路轉折。
編輯推薦
于宏燦|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孫大川|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兼任副教授、總統府資政
高涌泉|臺灣大學物理系兼任教授
陳慶鏗|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項國寧|聯合報執行董事
謝坤叡|慈濟大學生理學科教授兼教務長及醫學院副院長
潘震澤是成功的生理學家、科學寫手,他的心法、經驗值得有心人參考,自不待言。但是這本自傳不只是他一人的故事,而是兩代人的經歷——他的父母、師長、以及他那一代。臺灣今日的軟硬實力是那兩代人勞力勞心的成果。他們幾乎全都是歷史洪流中的無名氏,潘震澤的自傳是他們曾經存在的腳註。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腳註。——生物人類學者 王道還
1972年進入臺灣大學時,我就結識了潘震澤教授和他後來的夫人馬金鳳女士。我們一別將近半個世紀,去年夏天有幸和他們重逢,聽他們細數大半生的故事,篤實、真誠、敦厚,彷彿回到從前。如今有幸先一睹書稿,內容字字句句坦誠無欺,就像科學家面對自己的實驗;由於都來自肺腑之言,文字自然產生無法抗拒的魅力,如見其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總統府資政 孫大川
我認識潘震澤教授已久,但從不知他有如此精彩的人生!
一位在研究、教學、服務都有傑出表現的學者,他的回憶錄能給年輕學子最真切的啟發。——臺灣大學大物理系兼任教授高涌泉
這本好書刻劃一位傑出的生理學家及科普教育家在臺灣這片土壤孕育之下成長茁壯的心路歷程。摯友震澤以流暢文筆分享他如何發揮個人天賦,適時利用手中可掌握之資源,於逆境時擇善固執,於順境時持續朝目標邁進。尤為感人者,是書中洋溢震澤對父母、師長、好友,特別是金鳳感恩之情,為目前社會爭功諉過的風氣注入一股清流。——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陳慶鏗
與震澤自高中一年級結識,迄今已逾半世紀,彼此投緣,成為摯友。震澤出書回憶生平,捧讀之餘,滿心歡喜。震澤是一位平淡平實的人,也因為如此,人生的每一階段,他都做得到位,實實在在,童叟無欺。他的回憶錄,就像他崇奉的科學一樣,洋溢理性的色彩,曖曖內含光。——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
如果是有志於科學研究,甚至是生物醫學的研究者,不可不讀此書,因為它讓你知道科學的入門;如果是現今就讀理工醫農學院的學生們,也不可不讀此書,因為它就是你現在可能的經歷;如果是普羅大眾,更推薦閱讀此書,因為它讓你一窺科學家、大學教授的成長歷程。——慈濟大學生理學科教授兼教務長及醫學院副院長 謝坤叡
右手研究生理奧秘
一同探索潘教授精彩的人生!
文字是一種表達方式,不分科學與文學
★踏上研究之路的契機
生物學的啟蒙其實是家學淵源?是什麼原因促使潘教授踏上追求生命真理的旅程?
★初入研究之門,忙碌又充實的生活
身處於陌生的國度,經歷哪些酸甜苦辣?還有突如其來的事件影響博士班考試的表現?
★學成歸國,發揮所長培育下一代
能獨當一面後,潘教授如何在夢想的事業上一步步地耕耘、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教學理念?
★走出學術圈,踏入翻譯與寫作的領域
選擇急流勇退,全心投入翻譯與寫作的起因為何?又怎麼會從事這個看似吃力不討好的職業?
潘震澤教授是享譽國際的知名生理學家,在國內外獲得了無數的榮譽。他不僅是個科學家,更是個文學家。自退休以後,積極投身於科普事業,從事多年的科普寫作、科普書翻譯工作,其筆風文雅而又不失風趣,能夠將許多科學上的故事寫得扣人心弦,因而受到無數讀者的喜愛,也獲得了諸多科普寫作獎項。
人的一生由記憶構築而成,本書從潘教授的童年回憶,紀錄了一生的軌跡。童年時代的閱讀啟蒙、求學路程上的點點滴滴、投入科學研究的動機、出國留學的辛苦與甜蜜、科學研究上的努力與心路歷程,以及退休後走上科普與翻譯寫作的心路轉折。
編輯推薦
于宏燦|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孫大川|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兼任副教授、總統府資政
高涌泉|臺灣大學物理系兼任教授
陳慶鏗|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
項國寧|聯合報執行董事
謝坤叡|慈濟大學生理學科教授兼教務長及醫學院副院長
潘震澤是成功的生理學家、科學寫手,他的心法、經驗值得有心人參考,自不待言。但是這本自傳不只是他一人的故事,而是兩代人的經歷——他的父母、師長、以及他那一代。臺灣今日的軟硬實力是那兩代人勞力勞心的成果。他們幾乎全都是歷史洪流中的無名氏,潘震澤的自傳是他們曾經存在的腳註。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腳註。——生物人類學者 王道還
1972年進入臺灣大學時,我就結識了潘震澤教授和他後來的夫人馬金鳳女士。我們一別將近半個世紀,去年夏天有幸和他們重逢,聽他們細數大半生的故事,篤實、真誠、敦厚,彷彿回到從前。如今有幸先一睹書稿,內容字字句句坦誠無欺,就像科學家面對自己的實驗;由於都來自肺腑之言,文字自然產生無法抗拒的魅力,如見其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總統府資政 孫大川
我認識潘震澤教授已久,但從不知他有如此精彩的人生!
一位在研究、教學、服務都有傑出表現的學者,他的回憶錄能給年輕學子最真切的啟發。——臺灣大學大物理系兼任教授高涌泉
這本好書刻劃一位傑出的生理學家及科普教育家在臺灣這片土壤孕育之下成長茁壯的心路歷程。摯友震澤以流暢文筆分享他如何發揮個人天賦,適時利用手中可掌握之資源,於逆境時擇善固執,於順境時持續朝目標邁進。尤為感人者,是書中洋溢震澤對父母、師長、好友,特別是金鳳感恩之情,為目前社會爭功諉過的風氣注入一股清流。——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陳慶鏗
與震澤自高中一年級結識,迄今已逾半世紀,彼此投緣,成為摯友。震澤出書回憶生平,捧讀之餘,滿心歡喜。震澤是一位平淡平實的人,也因為如此,人生的每一階段,他都做得到位,實實在在,童叟無欺。他的回憶錄,就像他崇奉的科學一樣,洋溢理性的色彩,曖曖內含光。——聯合報執行董事項國寧
如果是有志於科學研究,甚至是生物醫學的研究者,不可不讀此書,因為它讓你知道科學的入門;如果是現今就讀理工醫農學院的學生們,也不可不讀此書,因為它就是你現在可能的經歷;如果是普羅大眾,更推薦閱讀此書,因為它讓你一窺科學家、大學教授的成長歷程。——慈濟大學生理學科教授兼教務長及醫學院副院長 謝坤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