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春、夏、秋、冬四季為四章,對應不同季節,介紹了在《詩經》《本草》、唐詩宋詞等古籍中記載,且當下人們又較為常見的40餘種植物,並圖文結合地解讀其背後的文化意蘊。是一本介紹植物的科普書,更是一本帶有一定文學性的觀察筆記。
內容特點:
(1)在經史子集、東西文化間,發現尋常草木背後的文化意蘊。詩學、民俗學、博物學、本草學皆為所用,歲時、美食、風物、文學、歷史、藝術融於一體,共同呈現出一個妙趣橫生、古典詩意的草木世界。
(2)圖文結合,文中插圖多為古畫,既有明代王磐的《野菜譜》、清代王槩的《芥子園畫譜》、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也有江戶時代的日本本草學者岩崎灌園《本草圖說》、細井徇《詩經名物圖解》,以及西方近代植物學著作中插圖。
(3)作者寫作此書,參考了大量的古籍文獻,資料詳實嚴謹,凡考據、引文必註明出處。在文學和科學兩個領域摸索潛行,在古代和現代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讓讀者既賞文學、歷史、藝術之美,又識植物世界之豐繁多樣。
(4)文筆流暢,寓個人情感於文中。全書運用以物說文的手法,以實涉虛,透露着博物學式的審美情趣和雅致清麗的古典韻味。
內容特點:
(1)在經史子集、東西文化間,發現尋常草木背後的文化意蘊。詩學、民俗學、博物學、本草學皆為所用,歲時、美食、風物、文學、歷史、藝術融於一體,共同呈現出一個妙趣橫生、古典詩意的草木世界。
(2)圖文結合,文中插圖多為古畫,既有明代王磐的《野菜譜》、清代王槩的《芥子園畫譜》、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也有江戶時代的日本本草學者岩崎灌園《本草圖說》、細井徇《詩經名物圖解》,以及西方近代植物學著作中插圖。
(3)作者寫作此書,參考了大量的古籍文獻,資料詳實嚴謹,凡考據、引文必註明出處。在文學和科學兩個領域摸索潛行,在古代和現代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讓讀者既賞文學、歷史、藝術之美,又識植物世界之豐繁多樣。
(4)文筆流暢,寓個人情感於文中。全書運用以物說文的手法,以實涉虛,透露着博物學式的審美情趣和雅致清麗的古典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