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文物 等一個人 三年
這個人 花了廿五年 幫這件文物尋根 這也是一種文化路徑的探索。
那是1997年紙藝家洪新富(獲頒第四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在一間古董店的遇,隨後展開一場四分之一世紀的追尋,尋找1936年昭和十一年的一件當年申請專利的立體請柬創作者黃根的後代,這之間,2002年透過出書(臺灣民俗紙藝),2012年在歷史博物館辦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名為《立體書的異想世界》書展,同時也特別加入了「尋找黃根」的活動,經過了三個月的展覽超過24萬人次的觀看,媒體報導以及現場口頭調查與傳播......依然渺無音訊。就在2020年朋友建議下復刻出版老喜帖,同時發出尋人啟事,大家也分頭進行查找當年的戶籍資料與商業登記,終於在2022年9月與黃根的孫子黃隆實相逢,交談中得知原來紙藝家洪新富的阿公也和黃氏家族有過生意的往來。
一張老喜帖,幫自己也幫臺灣文創產業的起源找到一個註腳。
這個人 花了廿五年 幫這件文物尋根 這也是一種文化路徑的探索。
那是1997年紙藝家洪新富(獲頒第四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在一間古董店的遇,隨後展開一場四分之一世紀的追尋,尋找1936年昭和十一年的一件當年申請專利的立體請柬創作者黃根的後代,這之間,2002年透過出書(臺灣民俗紙藝),2012年在歷史博物館辦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名為《立體書的異想世界》書展,同時也特別加入了「尋找黃根」的活動,經過了三個月的展覽超過24萬人次的觀看,媒體報導以及現場口頭調查與傳播......依然渺無音訊。就在2020年朋友建議下復刻出版老喜帖,同時發出尋人啟事,大家也分頭進行查找當年的戶籍資料與商業登記,終於在2022年9月與黃根的孫子黃隆實相逢,交談中得知原來紙藝家洪新富的阿公也和黃氏家族有過生意的往來。
一張老喜帖,幫自己也幫臺灣文創產業的起源找到一個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