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是一種希望解除他人痛苦的誠摯願望,
不只包括正在經歷的不適,還包括痛苦的潛在原因,
希望讓他人感覺好一些,不再痛苦的真正祈望,就是悲心的全部內容。
本書是西藏上師確吉.尼瑪仁波切和美國醫生大衛.施林長期合作項目的一部分,探索如何將慈悲和醫療結合,提供給醫護專業人士的建言――慈悲可以被訓練而變得不費力,並帶給病患和醫護人員極大的利益。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從人類本有的慈悲特性、造成痛苦的原因、明瞭事物是無常的概觀;到如何開展慈悲的態度、學習禪修、放鬆,達到心的平靜狀態;最後提供醫病關係的實用建言。
其中所包含的訓練,在於幫助我們放下對自我念頭的執著,使我們本具的智慧和慈悲能以一種甚深、穩定及不費力的方式顯耀出來。
大衛.施林醫生並在每一章之後用「學修指導」的形式,增補了仁波切的指引教法,突出該章的關鍵要點,並隨著書中內容的開展,解釋了這些概念應如何相互搭配應用。
要從本書的建言中獲益,並不必然是醫護人員,也不必成為佛教徒,書中的慈悲修持是以探索我們的心與外在世界的關係來呈現,是任何人都能依教學習並獲得自在快樂的寶典。
不只包括正在經歷的不適,還包括痛苦的潛在原因,
希望讓他人感覺好一些,不再痛苦的真正祈望,就是悲心的全部內容。
本書是西藏上師確吉.尼瑪仁波切和美國醫生大衛.施林長期合作項目的一部分,探索如何將慈悲和醫療結合,提供給醫護專業人士的建言――慈悲可以被訓練而變得不費力,並帶給病患和醫護人員極大的利益。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從人類本有的慈悲特性、造成痛苦的原因、明瞭事物是無常的概觀;到如何開展慈悲的態度、學習禪修、放鬆,達到心的平靜狀態;最後提供醫病關係的實用建言。
其中所包含的訓練,在於幫助我們放下對自我念頭的執著,使我們本具的智慧和慈悲能以一種甚深、穩定及不費力的方式顯耀出來。
大衛.施林醫生並在每一章之後用「學修指導」的形式,增補了仁波切的指引教法,突出該章的關鍵要點,並隨著書中內容的開展,解釋了這些概念應如何相互搭配應用。
要從本書的建言中獲益,並不必然是醫護人員,也不必成為佛教徒,書中的慈悲修持是以探索我們的心與外在世界的關係來呈現,是任何人都能依教學習並獲得自在快樂的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