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十大分類 > 700 世界史地類 > 734 中亞 > 薩哈林島:契訶夫旅行札記(首部從俄文翻譯的繁體中文版,完整呈現契訶夫原著原貌)
圖書十大分類 > 700 世界史地類 > 734 中亞 > 薩哈林島:契訶夫旅行札記(首部從俄文翻譯的繁體中文版,完整呈現契訶夫原著原貌)
薩哈林島:契訶夫旅行札記(首部從俄文翻譯的繁體中文版,完整呈現契訶夫原著原貌)
薩哈林島:契訶夫旅行札記(首部從俄文翻譯的繁體中文版,完整呈現契訶夫原著原貌)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4-08-29
語言:中文
ISBN:9786263106871
裝訂:平裝
定價58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首部從俄文翻譯的繁體中文版,完整呈現契訶夫原著原貌。
契訶夫畢生至為自豪的作品,索忍尼辛在本書的啟發下,寫出了煌煌巨著《古拉格群島》。

房慧真 選書.導讀
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副教授 鄢定嘉 專業翻譯.詳細註釋
特別收錄近三十張「國立俄羅斯文學史博物館」獨家授權的珍貴照片


調查報導記者契訶夫,深入薩哈林島,帶給讀者的震撼,不亞於杜斯妥也夫斯基濃墨黯黑的《死屋手記》、《罪與罰》。 ——房慧真

契訶夫呈現了薩哈林島苦役犯與流放犯的生活原貌,並召喚讀者思考生活應該有的樣子。即便今日苦役制度已經廢除,薩哈林也因富藏石油,從流放地搖身變為金雞母,但善與惡、罪與罰仍是必須思辨的重要議題。——鄢定嘉

這不完全是我們所知道的那個契訶夫。在這本書中,藝術家被故意隱藏起來,是旅行者、研究者、監獄調查員、醫生、統計學家在說話,他客觀、鎮定、內斂,一切都有理有據,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契訶夫傳》/與契訶夫同時代的傳記作家鮑里斯.扎伊采夫

十九世紀最好的報導文學。——《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

契訶夫不僅是戲劇和小說的大師,也是報導文學的大師……《薩哈林島》永遠無法取代《櫻桃園》的地位,但它同樣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傑作。——《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薩哈林島》是一部內斂而莊重的傑作……充滿了人道、實用的改革建議。——《觀察者報》(The Observer)

《薩哈林島》展示了契訶夫閱讀層面的廣泛以及實地考察的深度——《獨立報》(Independent)

///

西伯利亞是一個廣闊而寒冷的地區,這趟旅程似乎沒有盡頭。途中幾乎看不到新奇或有趣的東西,但我體驗和感慨良多。我曾與氾濫的河水搏鬥,與寒冷、令人難以置信的沼澤地、飢餓和睡眠不足搏鬥……這是你在莫斯科花一百萬盧布也買不到的經歷。
——契訶夫給哥哥亞歷山大的書信,寄自伊爾庫茨克,一八九○年六月


1890年7月到9月,契訶夫的薩哈林島考察之旅,島上地獄般的慘狀和西伯利亞的貧窮給契訶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對黑暗的現實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寫下了偉大的經典非虛構作品《薩哈林島》和中篇小說《第六病房》。

一八○一年到一九一七年,超過一百萬人被沙皇放逐到俄國的黑暗之心西伯利亞,包括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革命家列寧。流放地的最遠端是薩哈林島,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庫頁島,是北太平洋上介於韃靼海峽和鄂霍次克海之間的一個長條形島嶼,四面環水,俄國獲得主權後加緊速度在整座薩哈林島建立殖民地。新興的殖民地薩哈林島可解決種種難題,容納更多苦役犯。因為與大陸相隔的涅韋爾斯科伊海峽水勢湍急,地形險惡,讓薩哈林島成了一個完美的隔離場所;從十九世紀六○年代起,成千上萬的政治犯和刑事犯被流放到這裡,從事苦役勞動。

旅行是十九世紀俄國作家創作生涯的一部分。他們或至中亞高加索山區,體驗異國風情,感受山民氣息,或周遊歐洲各國,探訪歐洲文明。契訶夫選擇反向的道路,不是隨性旅行,而是一次追尋之旅。

契訶夫曾自言:「我空有一堆諧謔作品,卻沒有一分鐘認真的勞動。我雖然身為一名作家,實際上卻一無所知。我必須努力不懈、懷抱情感、腦袋清晰地寫作……」為了找到關於存在與創作的解答,他毅然決定穿越俄羅斯前往遠東,探訪被文明遺忘的薩哈林。

一八九○年七月,契訶夫踏上薩哈林島,在島上待了三個多月。他每日早起造訪當地苦役犯與流放犯,對島上進行田野調查,共計普查了上萬名居民和犯人。他一一詳實記錄,一八九五年結集出版《薩哈林島》。

全書共二十三章,契訶夫不僅介紹島嶼歷史、地理位置與氣候型態、少數民族的性格特徵和生活方式;更運用社會學方法,記錄監獄體制和囚犯居住、工作空間,以及親眼目睹的鞭刑場景。契訶夫眼中的薩哈林是地獄般的黑暗世界,充斥著暴力、貧困、性剝削。他以文學家的犀利之眼,調查報導記者之筆,呈現了俄羅斯帝國刑罰殖民歷程中令人震撼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