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氧、無雪巴,全然未知的高峰雪坡與岩壁──
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
與隨行紀錄雪羊在世界第七高峰的踏勘冒險紀實。
▍台灣登山運動在「八千米高峰」的歷史性突破。 ▍
▍這裡沒有任何人類定義的路線,沒有痕跡可循。
▍這是道拉吉里西北稜這面山壁開天闢地以來,
▍第二次有人類如此親近它。
時速50公里的風吹雪,近8,000公尺的稀薄氧氣,
隨時轟然襲擊的雪崩,險些一氧化碳中毒的驚心一瞬……
這是世界級的極限挑戰,貨真價實的俄羅斯輪盤,
每一步,都是自己的思考、個人的判斷。
2023年3月,雪羊擔任橘子關懷基金會「大夢計劃|前進十四峰」的隨行紀錄者,跟著台灣探險家、8,000米無氧攀登第一人呂忠翰及攀登好手張元植,一同前往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
兩位台灣登山家跳脫「傳統路線」,以及嚮導、雪巴隨行協助開路與背負行囊的「商業攀登」,是台灣人首度嘗試在8,000公尺高峰上自主攀登,建立自己的營地,一步步攀登、架繩、探勘,探索未曾被完整開發的新路線。
這是趟長達兩個月的冒險之旅。高峰冰河上的壯闊、恐懼與驚險,登不登頂的兩難抉擇,一切未知與已知的衝擊,當代登山文化與冒險價值的觀察反思,一一在雪羊的文字、影像中真誠再現。
道拉吉里西北稜的山壁上,從此增添一條由台灣人所開闢、世上再無其他人類走過看過的新路段。
//
我們花了三個小時,才把從基地營遠眺,看起來比半片指甲還小的黑色色塊,放大成高聳城牆下的一堵玄鐵巨門。視線左側是一面從天空垂下的帷幕,那是一道拒絕冰雪停留的石壁,峭絕得令人膽寒。
當我抬頭仰望,所有的岩石不斷往天空延伸,左側、右側與正前方的線條,最後全都匯聚到最靠近天空的那個點,在流動的白雲下閃閃發光。我知道那只是視野的極限,而非山體的盡頭。
黝黑的前進基地營石壁就在眼前,而道拉吉里也逐漸成為一堵高聳巨牆……
各界推薦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劉柏園|橘子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專文作序
呂忠翰|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張元植|登山家
──極限推薦
三條魚 詹喬愉|《攀向沒有頂點的山》作者
伍元和|台灣山徑古道協會理事長
周 青|中華民國越野跑協會理事長
麥覺明|山岳紀錄片導演
崔祖錫|登山旅遊探險作家
陳彥博|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陳德政|作家
劉克襄|作家
謝旺霖|作家
──一致好評
(依姓氏筆劃序排列)
這本書出版的前夕,故事主角之一的元植在法國白朗峰山區攀登時墜落,突然離開了世界。我在前幾年就曾聽他津津有味地描述西北脊未登路線的可能性,眼裡閃耀著光芒,讀著眼前的書頁,我試著進入他們當時的靈魂裡,讓道拉吉里的風把我灌飽(或擊潰),或許這樣,才能驅散那無處不在、宛若一道漫長山谷般、不斷綿延、新生的哀傷。
但讀者們可不必如此,這本書飽滿的是樂觀的勇氣,就像「暴風雪裡滿天的星星」(滅火器大正語),帶著一本,上路吧!──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當參與更多遠征,將發現台灣登山者與世界的差距難以置信。畢竟台灣缺乏冰雪環境訓練,丁點經驗累積都不易,冒險精神亦缺乏社會支持。至今台灣登山者在各國高峰的探索才剛萌芽罷了。
我支持跨出舒適圈探索的勇者們,引以為榮卻也深感擔憂,只因深知其中困難。無氧、自助背負裝備、設立高地營……這些條件在一般傳統路線就已經足夠辛苦且高風險了,而他們竟還嘗試新路線!我可以想像那種未知引燃探索的渴望,可能的困難撩起挑戰的熱血,而他們剛好有那份勇氣,這冒險故事因此展開。
無法言說,只能羨慕忌妒。下次帶上我,好嗎?──三條魚 詹喬愉(《攀向沒有頂點的山》作者)
我們就像一隻渴望自由的鳥,在名為「人生」的束縛之中努力掙扎;登山者用雙腳畫出了自己心中的藍圖,在失敗與挫折中體會了自由(生命)的真諦。──周青(中華民國越野跑協會理事長)
從青空下西北稜路線的攀登與探索,到傳統路線上,國際登山者焦躁不安的會議,再到第二營以上對無比壯美安娜普納山群的凝視……雪羊用他細膩且生動的文筆,記錄了2023年在道拉吉里那兩個月的精彩歷程與體驗。
在攻頂執著與冒險精神的選擇與辯證間,更將視界提升到生命層次。原來人生價值的探索不僅在那遙遠的、艱困的苦寒之地,也同樣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崔祖錫(登山旅遊探險作家)
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
與隨行紀錄雪羊在世界第七高峰的踏勘冒險紀實。
▍台灣登山運動在「八千米高峰」的歷史性突破。 ▍
▍這裡沒有任何人類定義的路線,沒有痕跡可循。
▍這是道拉吉里西北稜這面山壁開天闢地以來,
▍第二次有人類如此親近它。
時速50公里的風吹雪,近8,000公尺的稀薄氧氣,
隨時轟然襲擊的雪崩,險些一氧化碳中毒的驚心一瞬……
這是世界級的極限挑戰,貨真價實的俄羅斯輪盤,
每一步,都是自己的思考、個人的判斷。
2023年3月,雪羊擔任橘子關懷基金會「大夢計劃|前進十四峰」的隨行紀錄者,跟著台灣探險家、8,000米無氧攀登第一人呂忠翰及攀登好手張元植,一同前往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
兩位台灣登山家跳脫「傳統路線」,以及嚮導、雪巴隨行協助開路與背負行囊的「商業攀登」,是台灣人首度嘗試在8,000公尺高峰上自主攀登,建立自己的營地,一步步攀登、架繩、探勘,探索未曾被完整開發的新路線。
這是趟長達兩個月的冒險之旅。高峰冰河上的壯闊、恐懼與驚險,登不登頂的兩難抉擇,一切未知與已知的衝擊,當代登山文化與冒險價值的觀察反思,一一在雪羊的文字、影像中真誠再現。
道拉吉里西北稜的山壁上,從此增添一條由台灣人所開闢、世上再無其他人類走過看過的新路段。
//
我們花了三個小時,才把從基地營遠眺,看起來比半片指甲還小的黑色色塊,放大成高聳城牆下的一堵玄鐵巨門。視線左側是一面從天空垂下的帷幕,那是一道拒絕冰雪停留的石壁,峭絕得令人膽寒。
當我抬頭仰望,所有的岩石不斷往天空延伸,左側、右側與正前方的線條,最後全都匯聚到最靠近天空的那個點,在流動的白雲下閃閃發光。我知道那只是視野的極限,而非山體的盡頭。
黝黑的前進基地營石壁就在眼前,而道拉吉里也逐漸成為一堵高聳巨牆……
各界推薦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劉柏園|橘子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專文作序
呂忠翰|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張元植|登山家
──極限推薦
三條魚 詹喬愉|《攀向沒有頂點的山》作者
伍元和|台灣山徑古道協會理事長
周 青|中華民國越野跑協會理事長
麥覺明|山岳紀錄片導演
崔祖錫|登山旅遊探險作家
陳彥博|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陳德政|作家
劉克襄|作家
謝旺霖|作家
──一致好評
(依姓氏筆劃序排列)
這本書出版的前夕,故事主角之一的元植在法國白朗峰山區攀登時墜落,突然離開了世界。我在前幾年就曾聽他津津有味地描述西北脊未登路線的可能性,眼裡閃耀著光芒,讀著眼前的書頁,我試著進入他們當時的靈魂裡,讓道拉吉里的風把我灌飽(或擊潰),或許這樣,才能驅散那無處不在、宛若一道漫長山谷般、不斷綿延、新生的哀傷。
但讀者們可不必如此,這本書飽滿的是樂觀的勇氣,就像「暴風雪裡滿天的星星」(滅火器大正語),帶著一本,上路吧!──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當參與更多遠征,將發現台灣登山者與世界的差距難以置信。畢竟台灣缺乏冰雪環境訓練,丁點經驗累積都不易,冒險精神亦缺乏社會支持。至今台灣登山者在各國高峰的探索才剛萌芽罷了。
我支持跨出舒適圈探索的勇者們,引以為榮卻也深感擔憂,只因深知其中困難。無氧、自助背負裝備、設立高地營……這些條件在一般傳統路線就已經足夠辛苦且高風險了,而他們竟還嘗試新路線!我可以想像那種未知引燃探索的渴望,可能的困難撩起挑戰的熱血,而他們剛好有那份勇氣,這冒險故事因此展開。
無法言說,只能羨慕忌妒。下次帶上我,好嗎?──三條魚 詹喬愉(《攀向沒有頂點的山》作者)
我們就像一隻渴望自由的鳥,在名為「人生」的束縛之中努力掙扎;登山者用雙腳畫出了自己心中的藍圖,在失敗與挫折中體會了自由(生命)的真諦。──周青(中華民國越野跑協會理事長)
從青空下西北稜路線的攀登與探索,到傳統路線上,國際登山者焦躁不安的會議,再到第二營以上對無比壯美安娜普納山群的凝視……雪羊用他細膩且生動的文筆,記錄了2023年在道拉吉里那兩個月的精彩歷程與體驗。
在攻頂執著與冒險精神的選擇與辯證間,更將視界提升到生命層次。原來人生價值的探索不僅在那遙遠的、艱困的苦寒之地,也同樣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崔祖錫(登山旅遊探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