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戡亂回憶錄(二)奮戰長江與關閉口岸
作者: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輯部 編
出版社:民國歷史文化學
出版日期:2024-08-26
語言:中文
ISBN:9786267543009
裝訂:平裝
定價:420 元
「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國共戰爭期間,國軍為什麼在1949年遭逢空前未有的挫敗,是許多人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包括國軍高層自己。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設臺灣,國軍高層生聚教訓,等待反攻大陸的時機,眾人亦不免回眸過去的慘痛經歷。
我們從《蔣中正日記》當中,便可看到1950 年代反攻計畫的擬訂與推動,除了在軍備上須做充足準備,亦須反省戡亂作戰期間的諸般作為。
因此,在1957年,政府當局曾組織較大規模的檢討工作,由全軍上下針對戡亂時期的作戰經過,撰寫個人心得報告,內容包括當時戰役的準備情形、發生經過、國軍與共軍的優缺點等,作為反攻計畫的參考。
這些心得報告,自高階將領至基層士官兵皆有,因為每個人所處的位置,所能觀察到的面向,與戰後的檢討,各有不同的價值。
本套書《海軍戡亂回憶錄》,共分四冊,以戰役或事件分類,呈現抗戰勝利後,赴美接收八艦於1946 年歸國加入作戰以來,至1954年大陳列島特種任務艦隊的海戰,九年之間海軍軍官的戡亂作戰回憶。收錄人物有:尹秀榮、方子繩、王天池、王雨山、王恩華、王鴻聲、白樹綿、伍時烱、安國祥、何相宸、何恩廷、呂狄亞、宋鍔、李純成、李連墀、李敦謙、李樹春、沈慎修、阮成章、周槐文、周謹江、林鴻炳、邱仲明、侯尚文、侯秉忠、姜飛龍、胡嘉恆、范辛望、孫文全、孫甦、徐集霖、桂光誠、桂宗炎、馬年楨、馬焱衡、高舉、崔之道、康肇祥、張仁耀、張苗禾、張殿九、敖維駒、曹元中、梁序昭、郭勳景、陳仕傑、陳再晨、陳安華、陳志文、陳東海、陳振夫、陳振民、陳清生、陳紹平、陶滌亞、陸亞傑、景立承、馮啟聰、黃光朔、黃克榮、黃崇仁、黃紹容、黃揭掀、楊汝聰、楊松泉、楊鴻庥、葉伯秋、董沐曾、鄒堅、鄒新命、雍成學、趙剛、趙梅卿、齊鴻章、劉征、劉殿章、劉廣凱、劉德凱、蔣豪達、蔣錫山、黎士榮、錢詩麒、儲文思、謝克武、謝祝年、韓國華、聶長孚、魏濟民、關鏞、蘇紹業等
惟1957年距離作戰已過多年,人物、時間、地點、戰鬥過程等回憶難免有誤,同一場戰役的觀察結果也可能與他人不同,建議讀者仍可參酌其他史料、回憶錄,以取得對戰役的全盤瞭解。
國共戰爭期間,國軍為什麼在1949年遭逢空前未有的挫敗,是許多人日以繼夜嘗試解答的問題,包括國軍高層自己。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設臺灣,國軍高層生聚教訓,等待反攻大陸的時機,眾人亦不免回眸過去的慘痛經歷。
我們從《蔣中正日記》當中,便可看到1950 年代反攻計畫的擬訂與推動,除了在軍備上須做充足準備,亦須反省戡亂作戰期間的諸般作為。
因此,在1957年,政府當局曾組織較大規模的檢討工作,由全軍上下針對戡亂時期的作戰經過,撰寫個人心得報告,內容包括當時戰役的準備情形、發生經過、國軍與共軍的優缺點等,作為反攻計畫的參考。
這些心得報告,自高階將領至基層士官兵皆有,因為每個人所處的位置,所能觀察到的面向,與戰後的檢討,各有不同的價值。
本套書《海軍戡亂回憶錄》,共分四冊,以戰役或事件分類,呈現抗戰勝利後,赴美接收八艦於1946 年歸國加入作戰以來,至1954年大陳列島特種任務艦隊的海戰,九年之間海軍軍官的戡亂作戰回憶。收錄人物有:尹秀榮、方子繩、王天池、王雨山、王恩華、王鴻聲、白樹綿、伍時烱、安國祥、何相宸、何恩廷、呂狄亞、宋鍔、李純成、李連墀、李敦謙、李樹春、沈慎修、阮成章、周槐文、周謹江、林鴻炳、邱仲明、侯尚文、侯秉忠、姜飛龍、胡嘉恆、范辛望、孫文全、孫甦、徐集霖、桂光誠、桂宗炎、馬年楨、馬焱衡、高舉、崔之道、康肇祥、張仁耀、張苗禾、張殿九、敖維駒、曹元中、梁序昭、郭勳景、陳仕傑、陳再晨、陳安華、陳志文、陳東海、陳振夫、陳振民、陳清生、陳紹平、陶滌亞、陸亞傑、景立承、馮啟聰、黃光朔、黃克榮、黃崇仁、黃紹容、黃揭掀、楊汝聰、楊松泉、楊鴻庥、葉伯秋、董沐曾、鄒堅、鄒新命、雍成學、趙剛、趙梅卿、齊鴻章、劉征、劉殿章、劉廣凱、劉德凱、蔣豪達、蔣錫山、黎士榮、錢詩麒、儲文思、謝克武、謝祝年、韓國華、聶長孚、魏濟民、關鏞、蘇紹業等
惟1957年距離作戰已過多年,人物、時間、地點、戰鬥過程等回憶難免有誤,同一場戰役的觀察結果也可能與他人不同,建議讀者仍可參酌其他史料、回憶錄,以取得對戰役的全盤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