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十大分類 > 600 史地類 > 621 先秦 > 虛構的故事與真相:從三皇五帝到始皇帝
圖書十大分類 > 600 史地類 > 621 先秦 > 虛構的故事與真相:從三皇五帝到始皇帝
虛構的故事與真相:從三皇五帝到始皇帝
虛構的故事與真相:從三皇五帝到始皇帝
作者: 落合淳思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24-09-30
語言:中文
ISBN:9789570535952
裝訂:平裝
定價56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要將歷史學當成可信的社會科學,就必須分辨「故事」與「真相」。
古代史常是不斷「加上」與「堆疊」而成,
其中含有太多後人的編造。
流傳至今,有太多「故事」被視為正史,讓歷史和文學混淆不清。
「要以歷史為鏡,要了解人類社會的通則,就必須排除史料之中的故事。」

  三皇五帝、夏禹治水、酒池肉林、管鮑之交、問鼎輕重、臥薪嘗膽、奇貨可居、合縱連橫、焚書坑儒……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究竟有多少「真實」?

  .「三皇五帝」是戰國時代各種神話和學說的拼裝車?
  .「酒池肉林」的紂王(帝辛)其實是忙著祭祀祖先和軍事訓練?
  .「管鮑之交」的管仲和鮑叔都是有錢的貴族,根本不可能從商?
  .「合縱連橫」不但無視國家實力,連登場人物都時代錯置?

  「古代中國有許多故事(被當成史實,但不是事實的故事)。而本書指出這些故事的虛假性,也闡述了真正的歷史。許多故事流傳已久,所以是研究文學或思想的重要資料,但也因為不是事實,所以無法直接用來研究過去的社會。要將歷史學當成社會研究,就必須分辨事實與故事。」──本書結語

  本書分為三部,一、上古時代、二、春秋時代與三、戰國時代,到最後秦王朝結尾。本書也在區分事實與故事之後,考察了人類社會的通則,社會的結構(參考第一、二章)、霸權的標準構造(參考第五—七章),以及和平的定義(參考第十章)。

  落合淳思教授是中國上古史的專家,他結合考古報告、甲骨文、金文和諸多傳世文獻的材料,一步一步釐清這些故事的事實真相。包括被視為重要史籍的《史記》、《左傳》、《竹書紀年》,以至《論語》、《孟子》、《管子》、《孫子兵法》等典籍,都一一分析,說明其中哪些可能是後人的「創作」甚至編造的成分。

  本書從新石器時代「三皇五帝」傳說開始,還原歷史本來的面貌,介紹當時的政治、社會及時代發展的演變,談到了中國早期都市國家的興起、王權的鞏固與成熟、春秋戰國時代貴族治沒落與新政治秩序的形成等。例如,「若將《管子》的內容視為事實,就無法真的了解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齊桓公。名義上,《管子》似乎是桓公的宰相管仲的著作,但實際上,卻是在管仲死了數百年之後才編撰的著作。要想了解霸主體制的由來與構造,就必須透過《春秋》這類可信度較高的資料。……

  「雖然本書講解的是古代中國的政治史與社會史,但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