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民族都擁有自己的音樂。各式各樣音樂的樣貌、聲音、想法與概念,經常用來表達自我認同,並與社會內/外及超自然界溝通。許多民族音樂學者開始使用這些知識,協助解除紛爭、外來強勢移民者所造成的問題、研究音樂的療癒潛力,甚至用音樂來對抗貧窮和保護環境。
這是一本易懂好讀的世界音樂文化入門書,也是音樂愛好者旅行的實用參考書。
本書作者都是在個別區域主題上具有長期田野背景的民族音樂研究者,在「聆聽指南」部分,每一段音樂範例皆沒有艱澀難懂的記譜,而是依照時間軸引導讀者如何聆聽聲音所傳達的意義。每個章節都會討論音樂本身、音樂的聲響與風格、樂器、文化中的角色、音樂概念,以及音樂活動所展現的社會特色。
藉由一連串與音樂的相遇,帶領讀者認識當今世界的社會、政治、族群、宗教、種族、歷史、經濟等領域。
閱讀此書時無須具備音樂理論或和聲知識,仍能對音樂有概略性的理解,甚至可以讓我們看見音樂各種良善強大的力量。我們深切地希望本書的翻譯出版,能為愛樂者及邁向國際化的音樂教育增添一個新選擇。
本書特色
1.一本易懂好讀的世界音樂文化入門書、系統性的學習模組。
2.由九位學者撰寫,描繪豐富音樂文化,也是在不同地區和民族國家間的橋梁。
3.邀請沒受過正式音樂訓練的學生與世界音樂互動,進而成為主動聆聽者。
Bruno Nettl
曾就讀於印第安納大學,自1964年以來一直在伊利諾伊大學任教。曾於伊朗(並在那裡學習波斯西塔琴)、蒙大拿黑腳部落及南印度等地做過田野調查。著有The Study
of Ethnomnsicology;Blackfoot Musical Thought: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HeartlandExcursions: Ethnomusicological Reflections on Scbools of Music;以及Nettl's Elephant: On the History of Ethnomusicology。
Timothy Rommen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自2002年以來一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主要研究為加勒比地區,研究包括民間和宗教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倫理學、離散、批判理論,以及民族音樂
史。著有“Funky Nassau”: Roots, Routes, and Representation in Bahamian Popular Music,以及“Mek Some Noise”: Gospel Music and the Ethics of Style Trinidad。
Charles Capwell
曾就讀於哈佛大學並於伊利諾伊大學任教。曾於印度孟加拉和加爾各答進行鮑爾斯人(Bauls)田野研究(及學習sarod語),並在印尼研究穆斯林流行音樂。 著有Music of the Bauls of Bengal,撰寫許多關於南亞音樂文化的文章。
Isabel K.F ong
曾就讀於布朗大學並於伊利諾伊大學教授中文及其他東亞音樂。大量研究自身中國的本土
音樂種類,包括音樂戲劇、都市流行音樂、政治與音樂,以及中國文化中的音樂學術史。
近年來也致力於研究美國華人音樂文化。
Thomas Turino
曾就讀於德克薩斯大學並於伊利諾伊大學任教。著有Moving Away from Silence;Nationalists;Cosmo-politans;Popular Music in Zimbabwe;以及Music as Social Life: The Politics of Participation。1992及1993年間居住在辛巴威,研究鄉村音樂及音樂民族主義。他是非洲鼓樂團的專家,也是伊利諾伊州秘魯排笛樂團的創辦人。
Philp V. Bohleman
曾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1987年起就讀於芝加哥大學。曾在威斯康辛、芝加哥和匹茲堡的族群部落,以及以色列、德國和奧地利做過田野調查。著有The Land Where Two Streams Flow;The Study of Folk Musicin the Modern World; World Music: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Jewish Music and Modernity; Music, Nationalism, 以及the Making of the New Europe。他是芝加哥大學猶太歌舞團「新布達佩斯奧菲姆學會」的藝術總監。
Byron Dueck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現任英國空中大學音樂講師。 研究包括北美原住民音樂和舞蹈、喀麥隆流行音樂和英國爵士樂表演。著有Musical Intimacies and Indigenous Imaginaries;與Martin Clayton及Laura Leante合著Experience and Meaning in Music Performance;與Jason Toynbee 合著Migrating Music等書。
Richard Jankowsky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在Tufts大學任教。研究包括中東和北非音樂、恍神與療癒,以及伊斯蘭教,著有Stambeli: Music, Trance, and Alterity in Tunisia; 並與他人合著The Continuum Encycopedia of PopularMusics of the World:Genre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Joshua D.Pilzer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在多倫多大學任教。研究興趣包括音樂、生存、記憶、創傷經歷、邊緣化、社會化、性別暴力、公共文化、大眾媒體、社會實踐和身分認同。著有Hearts of Pine:Songs in the Lives of Three Korean Survivors of the Japanese "Comfort Women"。
Jim Sykes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研究興趣包括聲音、人格、現代性、美學之間的關係,以及印度洋地區的災難政治學。目前正在書寫一本關於戰後斯里蘭卡音樂、佛教和歷史政治的書籍。
譯者簡介
林世凌
現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副教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經歷:美國國家音樂協會終身榮譽會員、教育部第六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
林子晴
現職: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學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經歷:教育部績優通識課程計畫獎、國立臺北大學通識優良教師、國立台北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績優獎。
陳如萍
現職:嘉南藥理大學高齡福祉養生管理系 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經歷:美國國家音樂協會終身榮譽會員、教育部績優通識課程計畫獎、嘉南藥理大學通識優良教師、嘉南藥理大學文化藝術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