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十大分類 > 100 哲學類 > 176 心理學各論 > 扭轉仇恨值:5堂課教你放下厭惡情緒,轉換成正能量
圖書十大分類 > 100 哲學類 > 176 心理學各論 > 扭轉仇恨值:5堂課教你放下厭惡情緒,轉換成正能量
扭轉仇恨值:5堂課教你放下厭惡情緒,轉換成正能量
扭轉仇恨值:5堂課教你放下厭惡情緒,轉換成正能量
出版社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2024-10-17
語言:中文
ISBN:9786263795891
裝訂:平裝
定價36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仇恨是一種生存本能?

  *抑或是一種政治操弄?

  *為什麼人們會相互敵視?



  ★人文×心理×哲學專業解析★

  讀懂「仇恨」感情的政治學,了解恨從何而來

  學會如何處理、終止憎恨的循環,

  將極端情緒轉化為改變能量。



  沒有人原本就令人討厭,討厭不是天生的,而是像商品一樣被製造出來的。



  2019年底爆發的COVID-19讓全世界天翻地覆,仇恨犯罪激增。由於缺乏有效的處理對策,不安開始擴散,當不安的壓力逐漸累加到無法承受的程度時,就會以仇恨的方式爆發。



  如果人類是不知道痛苦、疾病和死亡的強大生命體,就不會被這種仇恨和類似的情緒所影響。但是,人類極為脆弱,這種脆弱性導致大眾對於威脅到生命和安全的對象做過度的防衛,這種過度的防衛就是仇恨。



  仇恨是一種「隨機」、「沒有差別」的情感,仇恨的對象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幸和不滿的壓力就像積壓在心裡的痰,是必須向外吐出的壓力。仇恨是可怕的情動,特徵是世間萬物都可恨和討厭。網路上的留言是最好的例子,粗暴的辱罵和赤裸裸的仇恨語言泛濫。



  作者根據西方文學和哲學的脈絡,忠實地追蹤、介紹仇恨的各種情況。仇恨的本質是他者化,將有利的事物同化並主觀化為自己的東西,對於不利的事物則異化和客體化,大眾必須譴責和批判那些製造並散播仇恨,藉此來強化和維護自己的利益、快樂和權力的人們,且不應該以仇恨來回應仇恨,而是抵抗並顛覆仇恨的結構。



  如同快樂和悲傷,仇恨是一種情動的能量,一定可以轉化為改變世界的能量。



專業推薦



  諮商心理師 王映之

  諮商心理師 王雅涵

  「超越鏡子」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艾彼

  臨床心理師 張榮斌

  「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劉仲彬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盧美妏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依姓名筆劃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