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史百家雜鈔》是由曾國藩編纂的一部古文精粹文集。全書分論著、詞賦、序跋、詔令、奏議、書牘、哀祭、傳志、敘記、典志、雜記十一類,共二十六卷。選文涉及經、史、子三類,選文多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選擇精當,內容豐富,範圍廣泛,是清末至今,在社會上流傳很廣、影響較大的一部古文選本名著。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生於清朝長沙府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譜名傳豫,宗聖曾子七十世孫(系出曾氏南宗),晚清時期的重臣、名臣和功臣,湘軍創始人和領袖,也是中國近代重要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書法家、思想家、文學家、詩人、外交家、實業家、改革家、儒生,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晚清另一重臣李鴻章有師徒關係。道光進士,曾任四川鄉試正考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等,擢禮部右侍郎、歷署兵、吏部侍郎。
曾國藩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
國藩論古文,講求聲調鏗鏘,以包蘊不盡為能事;所為古文,深宏駿邁,能運以漢賦氣象,故有一種雄奇瑰瑋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為後世所稱。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變化、發展,又選編了一部《經史百家雜鈔》以作為文的典範,非桐城所可囿,世稱為湘鄉派。
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啟超等均受其文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