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依舊需要閱讀歷史?歴史的範圍不斷擴大,愈來愈包括沒有個人意志,或個人意志不直接表現在史事上的歴史。傳統史學中的宏大鑑誡觀,或「歴史作為人生導師」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人與歴史的直接關係上的「史用學」,現在是否已失效?
王汎森主張,各種型態的歷史,都可能提供我們意想不到的資糧。古人每每希望在特定事情上得到前史的啟示,但他除了期待歴史幫助我們在特定事情上成功,更應强調的是,讀史如何提升人們整體的心智能力——心量。
王汎森
臺灣雲林人,一九五八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研究領域以十五世紀以降到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史為主,近年來將研究觸角延伸到中國的「新傳統時代」,包括宋代以下理學思想的政治意涵等問題。著有《權力的毛細管作用》、《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