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薰院士為第一位臺灣在地的考古學家,他一生熱愛考古學與臺灣史前歷史的研究,是臺灣史前文化史知識的奠基者,除了積極推動碳十四定年法在臺灣的運用,更深刻剖析考古學研究方法與其發展。宋院士也是臺灣舊石器時代遺址與文化的發現者,對臺東長濱文化的研究,將臺灣史前歷史的認知往前推到了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而在卑南文化的發掘工作中,亦長年致力於遺址與文物的保存和維護工作,奠定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典範。此書藉由收錄其相關的重要著作,期冀引領讀者看見他的這些熱誠、努力與成果,以及其間所蘊含的學術卓見與深睿之處。
宋文薰(1924-2016)
1924年出生於臺北,1951年至臺大人類學系任教,1994年退休。其學術生涯幾乎參與、主持了所有臺灣重要考古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工作,如圓山、八仙洞與卑南等。他奠定了臺灣考古學器物研究的基礎與史前文化史的架構,更引入碳十四測年的分析技術。他對於長濱文化的研究,推進了臺灣舊石器時代歷史的理解;發掘與維護卑南遺址的努力,則成就臺灣維護文化資產的先驅工作。憑藉對考古學的卓越貢獻,於198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12年獲得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終身成就獎。
主編簡介
陳瑪玲
任職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學專業,興趣於由陶器分析、聚落型態與空間形貌分析等取徑,探討人群的社會組織與體系、社群邊界、文化發展的特性。研究成果一方面展現了長期著重在對原住民舊社一系列循序漸進的研究,由具體物質性房舍建構進入抽象的社會組織、結構、社會記憶、地景概念等面向的探討;另一方面呈現由技術風格分析取徑,檢視、探究人群工藝體系背後所鑲嵌的人群關係結構、文化與社群認同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