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十大分類 > 100 哲學類 > 176 心理學各論 > 內在專注力的節奏:注意力分四種,打破多工迷思,掌握大腦能量峰谷,高效不過勞、不怕干擾、不分心
圖書十大分類 > 100 哲學類 > 176 心理學各論 > 內在專注力的節奏:注意力分四種,打破多工迷思,掌握大腦能量峰谷,高效不過勞、不怕干擾、不分心
內在專注力的節奏:注意力分四種,打破多工迷思,掌握大腦能量峰谷,高效不過勞、不怕干擾、不分心
內在專注力的節奏:注意力分四種,打破多工迷思,掌握大腦能量峰谷,高效不過勞、不怕干擾、不分心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5-01-03
語言:中文
ISBN:9786267468579
裝訂:平裝
定價46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分心不是你的錯,是你不了解大腦運作的規律。
能量、情緒、關係、演算法,都影響專注力。
超過20年實證研究,了解大腦自然專注的方法,工作輕鬆、高效而幸福!

★The Next Big Idea Club年度非小說類好書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衛報》、《新科學人》一致好評!

明明想專心工作,為什麼會不自覺地滑手機、查看社群媒體?
工作被打斷後,為什麼工作的速度就降低?
被各種會議、任務死線追著跑,剛過中午就疲憊不堪?

其實你不了解該怎麼使用注意力。

心理學家葛洛莉亞.瑪珂博士是人機互動領域的專家,研究注意力超過20年。
她從真實辦公環境的數千小時研究中,發現專注力的真相,告訴多工時代的每個人:
其實你不用那麼辛苦。

【迷思一】我們應該始終保持專注。
【真相一】注意力是容量有限的資源庫,不可能永遠保持能量滿格。如果一直使用注意力資源而不補充,你就會不可避免地分心。

【迷思二】多工能幫我們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
【真相二】每次切換任務損失掉的時間高達25分鐘!一心多用不僅損害而非提升工作效率,還會增加壓力和倦怠。

【迷思三】玩小遊戲、滑臉書等重複的無腦活動沒有價值。
【真相三】重複性活動是一種投入而不需費力的注意力狀態,對於恢復能量和保持正向非常有益,許多作家和藝術家都用它來獲取靈感!

【迷思四】心流是工作時的理想狀態。
【真相四】心流在知識工作中很少發生!我們的注意力現在平均只有47秒,透過認識自己的專注峰谷,找到獨屬的腦力模式,你就能實現工作的最佳狀態。

分心不是需要對抗的難題,而是可以順應的節奏。
提升專注不是為了做更多事情,而是在高效與幸福之間找到平衡。

在本書中,你可以學到:

 我們的心力是如何被耗盡的,又該如何補充大腦能量
 如何識別我們每天都要經歷的四種注意力狀態,並利用它們讓自己高效工作
 培養對抗數位分心的四個步驟
 如何順應專注力的起伏,設計一天的工作安排

各界專注推薦

在我們日益數位化的世界,葛洛莉亞.瑪珂博士是研究分心和多工的權威專家。對於任何關心注意力衰退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必讀之作。——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深度工作力》、《沒有Email的世界》作者

這本書涵括了葛洛莉亞.瑪珂博士數十年來研究網路興起如何影響個人生活的精采旅程。如果你對個人幸福和如何在數位時代獲得能動性感興趣,那麼你需要讀這本書。——蘇珊・大衛(Susan David),《情緒靈敏力》作者

被打斷是生活中的事實。一直如此,不需要什麼花俏的技術。但今天確實存在厲害的技術,有些是故意設計來讓你分心,對你造成干擾。葛洛莉亞.瑪珂博士的書全面回顧了這些干擾對我們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別被我的評論分散了注意力,去讀這本書吧,它是對這個充滿干擾的世界,一個重要而有價值的貢獻。——唐納・諾曼(Donald Norman),《設計的心理學》作者

這本書專注於實用策略,而不是像『數位排毒』這樣的短效解方。它是一本極具價值的指南,告訴我們如何在日益依賴科技的世界中平衡工作和福祉。——《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

瑪珂博士在這本書中提出了一種基於科學證據的新方法,來解決注意力問題。這種方法不是讓我們退回網路出現之前的時代,而是教你順應這個被科技充斥的現代世界,以及我們愈來愈分心的趨勢。——《衛報》(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