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精采的描繪⋯⋯很有可讀性⋯⋯既有對罕醉克斯的青春歲月和發跡成名的動人描寫,也點出了打破神話的終局,其他傳記都難以超越。」——《洛杉磯時報書評》
「查爾斯.克羅斯為搖滾史上最偉大的吉他手作了詳細又首開先例的記述,是迄今最貼近事實的傳記。」——《衛報》
「如果你只能買一本罕醉克斯的傳記,就買這一本。」——《書單》(Booklist)雜誌
●專文推薦
周岳澄 音樂製作人
蘇重 樂評人
●深情推薦
吳武璋 誠品音樂職人
昆蟲白 甜梅號
馬世芳 作家、主持人
盧廣仲 創作鬼才
謝震廷 吉他手
(依姓氏筆畫排序)
搖滾樂吉他之神的狂野傳奇人生
公認最好的吉米.罕醉克斯傳記
吉他曠世奇才吉米.罕醉克斯已去世五十多年,但他的靈魂仍活在世界各地樂迷的心中,他的音樂是每位吉他手必練的經典。
這部傳記根據三百多次採訪及許多首度公開的私人文件,道出罕醉克斯的傳奇人生,從貧困的童年、對抗種族歧視,到他在搖擺倫敦一炮而紅、在1969年胡士托音樂節引爆風波,到隔年猝死。
這是個離經叛道的故事,充滿了性狂歡、迷幻藥、放蕩不羈的傳奇,讓我們看到一個拚命努力接受偶像地位、私底下卻渴望自己未曾擁有的正常家庭生活的普通人。
這也是經過嚴謹考究、文字謹慎又優美的辛苦結晶,讓我們看到偶像形象背後的細膩變化、弱點與不幸。
推薦序:罕醉克斯更厲害 蘇重
推薦序:在天才與脆弱之間 周岳澄
作者的話
前言:滿是鏡子的房間
第一章:漸入佳境
第二章:血桶夜總會
第三章:中上的聰穎程度
第四章:黑騎士
第五章:強尼.吉他
第六章:酷酷的高個子
第七章:西班牙城堡魔法
第八章:狂野的弟兄
第九章:獵頭族
第十章:哈林世界
第十一章:栩栩如生的夢
第十二章:我的問題孩子
第十三章:黑人版狄倫
第十四章:婆羅洲野人
第十五章:自由的感覺
第十六章:從傳聞成為傳奇
第十七章:黑色噪音
第十八章:新音樂太空地震
第十九章:首先登陸月球
第二十章:電子教堂音樂
第二十一章:快樂與成功
第二十二章:吉普賽、陽光與彩虹
第二十三章:花園裡的國王
第二十四章:神奇男孩
第二十五章:狂野的藍色天使
第二十六章:人生的故事
第二十七章:我的火車來了
後記
推薦序 罕醉克斯更厲害
蘇重(樂評人、台北愛樂電台「布魯斯.威力」節目客座主持人)
彈吉他,誰最強?
《滿是鏡子的房間:吉米.罕醉克斯傳》這本講了超多搖滾軼事的書,那真是久仰大名,可以讀到中文譯本,實在很開心。
以前和沈鴻元一起主持廣播節目「布魯斯.威力」的時候,講到小時候聽搖滾樂,常常有一些很傻的糾結,比如說誰是最棒的歌手,最好的作曲者,以及最常討論到的,誰是史上最好的吉他手?這時候,有一句半是歷史,半是我們自己編造的中二爛梗經常會出現:「Clapton is God , but Hendrix is better.(克萊普頓是神,不過罕醉克斯更厲害。)」
老搖滾樂迷可能知道,「克萊普頓就是神(Clapton Is God)」是一九六〇年代英國轟動一時的塗鴉,口耳相傳之下,很好地鞏固了克萊普頓世界最佳吉他手之一的地位。
重點是沒有「語畢,哄堂大笑」啊,許多搖滾樂迷,甚至是同行樂手默認了這句話,顯示了克萊普頓確實以華麗流暢的獨奏能力征服了無數樂迷,有他崇高的江湖地位。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但是,一九六六年,有這麼一個籍籍無名的青年吉他手罕醉克斯,儘管吉他神功蓋世,但在家鄉美國混得實在是不怎麼樣,賺不到錢,樂迷也不認識他。這一年,罕醉克斯獲得一個機會:英國名團「動物合唱團」(The Animals)的貝斯手查斯.錢德勒(Chas Chandler)離團轉任製作人,看中了罕醉克斯的音樂能力,帶著他前往倫敦發展。
「地上都是吉他手的眼淚」
說來奇怪,罕醉克斯在家鄉美國的時候,窮到快被鬼抓走。然而,罕醉克斯到了英國,卻是如有神助,每一場試演,每一場臨時上台的即興客座,都大受歡迎,他到倫敦的第八天,就在Cream(鮮奶油)樂團的演出現場,見到克萊普頓,錢德勒還很莽撞地請求Cream讓罕醉克斯上臺彈個幾曲,號稱英國最佳樂團的Cream從來沒遇過這樣的大膽狂徒。但是罕醉克斯一登臺,就開始用爆炸性的高速與能量,演出藍調傳奇咆哮之狼(Howling Wolf)的名曲〈Killing Floor〉,把克萊普頓都轟傻了,Cream的團員傑克.布魯斯(Jack Bruce)回憶起這一天:「克萊普頓一定很難面對,因為他是神啊,但是這個不知名的傢伙,一出現就讓他難堪。」
沒多久,罕醉克斯在英國就開始走紅,聽眾喜歡他,很多樂手們也都知道城裡來了個超猛的美國黑人高手。歌手泰瑞.里德(Terry Reid)去聽罕醉克斯的演出,碰上搖滾天團滾石(Rolling Stones)的吉他手布萊恩.瓊斯(Brian Jones),瓊斯跟他說,小心,洗手間前面地板溼答答,里德說沒看到有水啊,瓊斯回答:「地上都是吉他手的眼淚。」
二十四歲到倫敦大展神威,把英國吉他手都弄哭了的罕醉克斯,其實在此之前,一直是個苦苦掙扎求生存的窮小子。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父母是艾爾.罕醉克斯(Al Hendrix)和露西兒.吉特(Lucille Jeter)。懷孕的時候,露西兒才十七歲,艾爾二十二歲,兩人結婚三天之後,早先已被徵招的艾爾就入伍服役,遠離故土。自身還是個孩子的露西兒在家人、朋友的協助下,生下了吉米.罕醉克斯,跌跌撞撞地撫養這個可愛的小男孩。
吉米在八年級的時候得到他的第一把吉他,整天跟吉他形影不離,連睡覺都把它放在胸口。吉米在街上玩耍的時候,只要聽到有人在演奏樂器,總會跑過去問這是怎麼演奏的?就像他後來遇到偶像大師,像是比比金(B.B. King)他們,總會開口問道:「怎樣才能彈得這麼厲害?」
窮小子磕磕碰碰闖江湖
一九六一年,因為搭乘贓車被逮的吉米,選擇了入伍服役以避免入獄,他在軍中很快組團玩音樂,同伴們形容別人的音樂花招、技巧,什麼用牙齒彈吉他,把琴拿到胯下演奏之類的,他三兩下就學會。
這段時間裡,吉米幾乎隨時都練習,江湖傳言,爵士樂薩克斯風大師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在演出的空檔仍然在休息室不斷地練習,吉米則是在看電影的時候仍然帶著吉他,一邊看電影一邊練琴。
還非常年輕的吉米,已經跟許多名人一起演出,像是搖滾巨星小理查(Little Richard),罕醉克斯在小理查身邊的日子,發生了一些他最愛的巡迴軼事,一天晚上吉米厭倦了樂團制服,於是穿了件緞面襯衫;被團長理查痛罵一頓「我是獨一無二的小理查!我是搖滾樂之王,只有我能耍帥。脫掉那件襯衫!」
吉米在艾斯禮兄弟、小理查、艾克與蒂娜.透納、唐.柯維,甚至詹姆士.布朗等等音樂人身邊廝混,偶有佳作,像是他在唐.柯維的名曲〈Mercy Mercy〉當中的絕妙吉他演奏就廣獲同行吉他手肯定,但還是叫好不叫座,就這麼樣在音樂圈浮沉,一直等到他去倫敦闖出名號,這才有機會紅回美國。
在胡士托音樂節壓軸,彈國歌
一九六九年,日後被說得神乎其神的搖滾盛事Woodstock 胡士托音樂節舉行,山塔那樂團、珍妮絲.賈普林,以及史萊與史東家族樂團、誰樂團等許多知名搖滾音樂人參加演出。
壓軸的是吉米.罕醉克斯。
他跟樂團原本預定週日的十一點登場,卻延遲了九個多小時,上臺時已經是早上八點多,一大部分人都離開了,現場「只」剩下差不多四萬人。吉米帶著團員演出的〈巫毒之子〉(Voodoo Child)、〈吉普賽女郎〉(Gypsy Woman),很棒很精采,然後,他開始演奏美國國歌〈星條旗〉。他用吉他模仿火箭爆炸聲和救護車鳴笛聲,大量的尖銳回授聲響與運用電吉他效果器的延長與聲音扭曲,讓這首美國最知名的歌曲充滿個人風格。《紐約郵報》的反應超級熱烈:「那是胡士托最激動人心的一刻,可能也是六〇年代最美好的一刻。你終於聽到這首歌的意義:你愛你的國家,卻痛恨政府。」
悲劇的猝死 二七俱樂部
一九七〇年九月十八日上午,吉米.罕醉克斯過世,官方發布的死因是用藥、醉酒之後意識不清,吸入嘔吐物窒息而死。「當時很可怕,」救護車司機回憶說,「門完全敞開,屋裡都沒人,只有床上的一具屍體。」
得年二十七歲的吉米也被列入「二七俱樂部」,這個名詞指的是由過世時全為二十七歲的偉大搖滾與藍調及流行音樂家,或藝術家和演員所組成的「俱樂部」,成員包括布萊恩.瓊斯、羅伯.強生、珍妮絲.賈普林、吉姆.莫里森,以及後來的艾美.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科特.柯本(Kurt Cobain)等人。
儘管吉米.罕醉克斯真正活躍的音樂生涯只有短短幾年,但是他的名曲〈巫毒之子〉、〈紫霧〉(Purple Haze)、〈小翅膀〉(Little Wing)等等,都被認為是搖滾史上的不朽經典,他翻唱巴布.狄倫的〈沿著瞭望塔〉(All Along the Watchtower)甚至被稱為是這首歌曲的最佳版本。
書名叫《滿是鏡子的房間》,而這也是吉米的一首歌,在訴說一個人受困在自我反思的世界中,尋找一位能賜他自由的「天使」。我曾經以為這個名字講的是太多人模仿他,讓他看著這個搖滾世界,像是置身於一個滿是鏡子的房間。後來才發現,吉米.罕醉克斯一直是那個著迷於「怎樣才能彈得這麼厲害?」的男孩,他從來沒變過。
查爾斯.克羅斯(Charles R. Cross)
《紐約時報》暢銷書《沉重天堂:寇特.科本傳》作者,美國西北部知名音樂娛樂雜誌《火箭》主編,另外還撰寫了搖滾樂團齊柏林飛船、搖滾樂歌手布魯斯.史普林斯汀和超脫樂團的傳記。克羅斯的文章見於《滾石》、《君子》(Esquire)等雜誌。現居美國西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