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生命的真理,並非是佛教或者佛的專利。」
光師父在這一冊當中說明了為什麼是觀世音菩薩說法,而不是文殊菩薩,以及什麼是佛教的解脫觀。
「智慧就是了解什麼是生命的實相。若單從個人的角度來了解生命,所知的世界其實是很狹隘,但若願以慈悲心,從眾生的角度去了解生命,智慧則會變得廣大無碍,由於不是單一角度,而是做全方位的思考,這種智慧才堪稱圓滿。」
「佛教常以蓮花做譬喻,因蓮花有出於汙泥而不染的功德。蓮花雖與汙泥同在,身處低窪、潮濕、混濁、臭穢的泥水之中,當下猶能清香潔淨無所染污,即是所謂的解脫。不需將蓮花栽種到清淨的高原陸地,才能生長,清淨無染,這才是佛教的解脫觀。」
「行一切善法而心不染。」
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觀自在」的意思是已不需用力、刻意。如光師父所說,佛教不是純粹的信仰而己,它更重視智慧的學習。修習由觀自在菩薩傳授的這部《心經》,能使我們超越求神拜佛的被動心態,成就自在、圓滿、以智慧引導的人生觀。
光師父在這一冊當中說明了為什麼是觀世音菩薩說法,而不是文殊菩薩,以及什麼是佛教的解脫觀。
「智慧就是了解什麼是生命的實相。若單從個人的角度來了解生命,所知的世界其實是很狹隘,但若願以慈悲心,從眾生的角度去了解生命,智慧則會變得廣大無碍,由於不是單一角度,而是做全方位的思考,這種智慧才堪稱圓滿。」
「佛教常以蓮花做譬喻,因蓮花有出於汙泥而不染的功德。蓮花雖與汙泥同在,身處低窪、潮濕、混濁、臭穢的泥水之中,當下猶能清香潔淨無所染污,即是所謂的解脫。不需將蓮花栽種到清淨的高原陸地,才能生長,清淨無染,這才是佛教的解脫觀。」
「行一切善法而心不染。」
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觀自在」的意思是已不需用力、刻意。如光師父所說,佛教不是純粹的信仰而己,它更重視智慧的學習。修習由觀自在菩薩傳授的這部《心經》,能使我們超越求神拜佛的被動心態,成就自在、圓滿、以智慧引導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