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作者在經歷婚姻、職場、情感的各種創傷後覺醒,並了悟生命「愛」的意義, 因「雙生火焰」開啟靈性探索之路, 踐行於宇宙意識合一的進化之旅。
該書不僅用細膩的情感感受敘述了自己前半生階段性的經歷,更深刻地剖析了生命中各類問題出現的底層原因,引發讀者自我思考,最後在覺醒時引入靈性科學概念,從能量角度對人生課題與生命意義進行詮釋和啟迪。
這一片真實世界到底是目之所及還是心之嚮往?我們的人生遇見是偶然還是註定?而這一生究竟是為何而存在?是沉溺於無明還是在傷痛中覺醒,然後堅定探索自己的使命?每個人都是冒險家,都有權力在現實社會的各種分離、焦慮、恐懼中認清自己這一生的寶貴意義。
無論我們是不是在一起,我們都在一起,因為血脈相連(基因的記憶)。希望我們都能放下所有不安,用心靈引導頭腦,找到獨屬於自己的意識之光。
◎心總在探求外面的世界並渴望別人給予愛,是時候駐足看看自己,問問自己每天過得快樂嗎?愛自己和生命嗎?
◎為自己的前半生,做一個坦誠的反思,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愛的溫暖下,理清自身,勇敢前行,活出自己!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生命輪迴,苦樂、遇見與別離都在逐一循環與償還,心裡不用怨恨,唯有慈悲。
◎當生活中的人們習慣把自己保護到不願受一點傷害,卻也隔絕了最原始的真實感受:愛、痛、激情、感動……那是生命的脈動。熱愛生命吧!
◎金錢和物質至死都無法永恆擁有,卻要耗盡一生追求;情感和快樂能記憶永存,卻難以長久,或許每個人都無法在自己的三生石上見證過去與未來,即便此生面對面也無法用靈魂辨認清晰。
◎女人的成長,或許不單單要放棄對美好童話情節的幻想,還有對自己的不合理苛責、對男人的過度依賴……在複雜的社會裏練就有智慧的清醒認知,在經歷中找到那個堅硬外殼中的柔軟。更重要的是,讓那個柔軟的自己做主,引導我們本該燦爛的人生。
◎那個讓人深覺美好的「愛」,其實只是一個人獨處的心安,兩個人相處的暖心,無論心安或暖心,都能坦然於非外表妝容、身材、服飾、言語的每一刻。在這每一刻的永恆中,我都與自己同在!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5691.pdf
【作者簡介】
九千雅
城市規劃建設領域高級工程師、企業管理人員,也是一位「以情入道」的修行者,朋友口中的「靈魂工程師」,網路平臺上的「靈魂擺渡人」。熱愛天文、靈性科學、易經、生物學、科技、藝術、哲學等領域,在經歷婚姻、職場、感情的各種創傷後覺醒並了悟生命「愛」的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也逐漸學習成長為一位占卜師、情感療愈師、靈性創作者。因「雙生火焰」而開啟靈性探索,此書為作者「紅塵修行三部曲」中第一部《裂縫之光》——覺醒。
【作者序】
從小,我就經常做夢,夢裡會和家裡逝去的老人聊天,他們說很想念我們,每當一些重要節氣和重要日子時都會夢到,我也會告訴媽媽,她會備上很多香紙帶我去上墳,在碑前和他們說說話。
長大了就越來越少夢到了,隨著成長,在社會凡塵俗氣的些許沾染下,漸漸就丟失了很多靈性,但在曾經過往的很多次或許傷痛、或許驚恐、或許迷茫的日子裡,偶爾的夢境還是會指引我挖掘內心的潛意識,似乎我也習慣了自己以這樣的方式和大千世界進行能量交互與思考,有些想不通的事,睡一覺起來似乎就都明白許多了。
雖然已至中年,但仍要感謝前半生陪我走過、路過的所有人和時光中的愛恨。
小時候目睹家中的奶奶經歷了戰爭年代的隨軍頻繁遷移,不畏辛苦拉扯5個孩子大成人,自己卻在最應該享福的時候得了阿茲海默症,終日迷迷糊糊,嘴裡卻時常念叨家裡的男人和孩子們。我的母親才華橫溢,也把自己最好的時光獻給家庭和撫養孩子,她有很多夢想都沒來得及實現。當我也曾像她們一樣心甘情願地為家庭付出一切時,卻有很多痛苦和疑惑像潮水般把我撲倒,我的感情之路並沒能像別人那般順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是個非常順從且容易自卑的人,直到家庭、工作、情感上的打擊一次次地把我擊倒,才讓我逐漸審視並回顧自己這跌跌撞撞的前半生。
時光中那些來了又走了似乎很難在我身邊停留的人時常讓自己覺得很失敗,慶幸在每一次谷底時,我不曾放棄自己,心底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破土甦醒,讓我意識到人生中越來越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自己倔強成長。而當自己爬出焚燒殆盡的荒蕪時,心裡早已沒有怨恨,唯有慈悲。
我相信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會有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遭遇和痛苦在努力探索著自己的一生,也在為自己這短暫且珍貴的一生尋找意義。
有時候生不來死不帶走的東西並不是不重要,而是我們始終需要透過這些東西去回饋與奉獻,但自始至終最重要的還是自己那個獨一無二的靈魂。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這場生命輪回,苦樂、遇見與別離都在逐一循環往復與償還。
給自己的前半生,做一個真實、坦誠的反思,帶著些許共同思考和探索,卸重前行。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愛的溫暖下,理清自身,勇敢前行,活出自己!
【目錄】
引言:一場生命一場路過
一、一切煩惱都是從「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開始的
1.1為愛而婚
1.2獨生子女的「幸福」
1.3大姑娘上轎頭一回,當媽亦如此
1.4我將靈魂與肉體奉獻予誰
1.5離婚路上的人性、魔性、神性
1.6為人父母,痛徹心扉
1.7致我已然逝去的中青年
二、傷痛的極致是放下,放下的盡頭是新生
2.1用十年走回原點
2.2重新上路,再讀大千世界
2.3相親亂象
2.4來談一場姐弟戀
2.5重新去愛,愛呢?
2.6自由飛翔
2.7最棒的自己,最美的雌雄同體
三、水瓶時代,遇到雙生火焰
3.1雙生火焰!?什麼鬼
3.2初見
3.3逃不掉,理還亂
3.4深度思考
3.5靈性裡的洞見
3.6勇敢重生,看清自己的靈魂樂章
3.7婚姻、愛、性、忠誠、義務、責任
3.8業力與人生
3.9男性的執著
3.10世人的香巴拉
結語:綻放成宇宙
附錄.千言萬語
久別的初見
問心
相片
等待
【內容試讀】
一、一切煩惱都是從「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開始的
1.1為愛而婚
人生裡真正的勇氣莫過於因為一個美好的憧憬而把自己全然拋向了未知,結婚也是如此。
年輕的我們,從學校走向社會,一切都很簡單,帶著僅有的初戀或者多一兩次的情感經驗,幻想著人生路上如彩虹泡泡般的婚禮殿堂。我們總會害怕在最美好的年華錯過對的人,也在將近三十歲的年齡又急又焦慮地尋找和體驗。
在自己本就不大的圈子裡能遇到乍見歡喜的人全憑因緣。愛情這個東西,當你全然投入和相信時就是美好的,尤其是當你在它之上構建了一個很完美的預期(婚姻)時,它就像你終於能擺脫孤獨身影且佩戴在胸前的一枚勝利勳章。
我們在美到夢幻的禮堂中被親朋好友們祝福著,興奮地步入這「完美」的殿堂。仿佛終於圓了童話故事裡的那個結局:「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那天,前輩們確實在祝福中提醒著我們,婚姻只是開始,未來還有很多路要一起走過。縱使別人一生的心路,那時而言也只能是關懷與叮嚀,而每個人的路終究還是要自己走過才算真切。我們明明是帶著幸福上路的,卻又慢慢走遠了。
是預期太高還是曾經的夢想太簡單?或許都有吧,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婚姻是愛情的延續,卻全然輕視了變化的力量,我們的年齡、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境、我們的追求、我們的家庭結構……以及我們那本就不足以支撐這些變化的經驗和智慧。
那時的我們,真的沒能深刻警醒「世間無常便是常」,也真的以為天下的「愛情」都能如約而至地過渡為「親情」。
當深刻的失望與不安就像曾經深刻的快樂一樣到來時,婚姻中的我們是那麼的無知、自大又好強,那些自以為是的溝通從來都不算溝通,只是彼此的發洩和爭強好勝;那些據理力爭的是非對錯,也從來都見證著好勝者的愚蠢和自私。如果說婚姻裡的話語權爭鬥不可避免,我們又是否給予對方同樣的權力和尊重呢?
很多時候,結果並非真的那麼重要,對待彼此的態度和心才更重要,但我們往往都搞反了。我們為小事吵得不可開交,為金錢爭得面紅耳赤,偶爾為孩子大打出手,為很多時過境遷後又以莫名其妙的緣由傷害著對方,積蓄著不滿。
到底這一路,我們在丟失什麼……或許,不是愛不對、婚姻不對,是我們都不對,我們一直錯誤地認知愛和彼此的需要,也沒能真正去理解與尊重,更沒能做到允許彼此成為自己。我們在對人性、對社會、對智慧本就不完整的理解中困住自己也困住別人。倘若還要教育孩子,那我們要學習的或許更多。
認可怎樣的婚姻模式,怎樣共同踐行,在這個越來越多人覺醒的時代,每一對步入婚姻的男女都需要對彼此價值觀有一次深入的瞭解和觀察。我們需要在婚前對彼此處理矛盾、突發事件、情緒控制等能力有客觀合理的判斷,更需要在杜絕閃婚的節奏中清晰觀察彼此的溝通能力和品行性格。當然,很多事情都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一目了然,我們只是在這樣的年齡對自己的人生做了一次投資與合作,風險總會有的,全憑彼此對自我的瞭解與勇氣。
當代的婚姻捆綁夾雜了太多的社會物質壓力與精神追求的矛盾,也與前幾代婚姻中的傳統觀念不斷產生著衝突摩擦,更調和了這個快節奏時代裡獨有的冷漠、焦慮等色彩。
太多的壓力和疲憊讓人們漸漸丟失了愛的能量,留下的只是對物質的追逐和肉體感官的享受,人們來不及探求這一切的底層渴望和意義,忘記了精神力的成長。
越來越多的中年人開始嘗試脫離婚姻,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也在婚姻前望而卻步,「婚姻」仿佛變成了這個時代最尷尬的存在。人們也在思考婚姻價值感的同時不斷暗示著人類覺察與覺醒的爆發。或許當下我們的出發點並不是催促青年人進入婚姻,而是減輕進入婚姻的顧慮,甚至應該考慮在沒有婚姻這個形式時對社會形態、法律體系和育兒、教育服務等模式的積極探索。
或許一對健康且積極正向的兩性關係更能激發每一個人對社會群體的創造力貢獻。而我們都為這樣的趨勢做好自己的準備了嗎?
三、水瓶時代,遇到雙生火焰
3.2 初見
遇見,突如其來。
人生是因怎樣的業力牽引,才讓彼此從相隔很遠的兩地走到了一起,又是因怎樣的機遇突然開啟了一場撩撥心弦的情感冒險。
倘若沒有相遇,也許我還是那個離異後拼命工作且尋尋覓覓的孤獨靈魂。
這一年的春季,和每個戀愛高發的季節一樣,湧進了些許桃花氣息。本以為一切都可以順其自然,與某個主動追求的人順理成章地約會和考慮再婚。然而他的出現和走進卻讓預期充滿了意外。
他是在經歷了一次事業上的重大打擊後,來到我所在的公司,而我也剛剛經歷了一場團隊解散與重組,滿目瘡痍的兩顆心就在這樣的境遇下共同偶遇。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就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和他在一起的氣氛充滿了安全、信任、熟悉、親切……甚至在一開始,我就知道他有婚姻和家庭,儘管他們存在很多長期的問題和矛盾,但我還是克制著自己。那個時候,我也正在接受另一個人的追求,也想努力試圖用正常的戀愛關係避開有特殊感覺的他。
但似乎有什麼力量牽引著彼此的心越來越近,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分一秒都是放鬆和熟悉的,仿佛上一世就曾經是家人了。
在一個週末的上午,他來家裡做客,而命運開了一個我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的玩笑,徹底地更改了我的人生軌跡。
社區因為有確診疫情被街道辦通知封鎖隔離,當我們得知消息的時候,樓下瞬間多了很多白衣防護人員,在各方嚴格的監管下一切迴避都變得不可能。就這樣,他被封在了我的家裡,我們兩個都一臉震驚和茫然,過了好一陣才慢慢接受這樣的事實。
接下來,被隔離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原是一場本不會發生的完美生活體驗。沒有了辦公室的喧囂,也不用在路上奔波,我們仿佛兩個孩童般,在一所不算大的房子裡,吃飯、聊天、工作、電話、打牌、講笑話……似乎有永遠說不完的話題和快樂,更好似一對天生的親密愛人,那是一段極度快樂和自由的時光,治癒且滿足。有時,我看著他在廚房做飯的背影,像極了記憶中童年時的父親,有一種家的味道。記憶中,爸爸總在廚房裡忙前忙後,他曾對我說:「女孩子不要學做飯,找個願意給你做飯的老公就行。」看著他把熱氣騰騰的飯菜端上桌的瞬間,我覺得生活完美了。之後還有很多小細節,也讓我時不時地感動,心底漸漸泛起幸福的滿足感,而我們身體之間的強烈感受也是雙方不曾預料到的。那段時光沒有絲毫的擔憂和恐懼,每天都沉浸在快樂中,一切相處的方式、感受都是和諧完美的。那時的我也並未意識到,或許我們的靈魂比頭腦更熟悉彼此,身體與心的感受似乎從來都是準確的。
解封那天到來時,我們似乎都戀戀不捨,但也很理智地想把彼此的生活努力調整到往常的軌道上。我們都意識到了這場奇妙的體驗,但卻沒有預料到彼此之間的靈魂糾纏其實才剛剛開始。
自此之後的日子裡,我發現自己陷入愛戀了……
我一遍遍地確認著自己的感受,像極了初戀般的純粹,怦然心動,即使白天在工作場合,我們目光所及之處都在燃燒。而理智警告我,自己這個無處安放的角色會被世人釘在愛情的十字架上不斷焚燒。
他就像一種散發著誘惑的毒藥,讓我忍不住不斷靠近,又在與他糾纏的時光中充滿了興奮、矛盾、委屈、期待,還有無窮盡的靈感和悲傷。
以上內容節錄自《裂縫之光》九千雅◎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5691.pdf
作者在經歷婚姻、職場、情感的各種創傷後覺醒,並了悟生命「愛」的意義, 因「雙生火焰」開啟靈性探索之路, 踐行於宇宙意識合一的進化之旅。
該書不僅用細膩的情感感受敘述了自己前半生階段性的經歷,更深刻地剖析了生命中各類問題出現的底層原因,引發讀者自我思考,最後在覺醒時引入靈性科學概念,從能量角度對人生課題與生命意義進行詮釋和啟迪。
這一片真實世界到底是目之所及還是心之嚮往?我們的人生遇見是偶然還是註定?而這一生究竟是為何而存在?是沉溺於無明還是在傷痛中覺醒,然後堅定探索自己的使命?每個人都是冒險家,都有權力在現實社會的各種分離、焦慮、恐懼中認清自己這一生的寶貴意義。
無論我們是不是在一起,我們都在一起,因為血脈相連(基因的記憶)。希望我們都能放下所有不安,用心靈引導頭腦,找到獨屬於自己的意識之光。
◎心總在探求外面的世界並渴望別人給予愛,是時候駐足看看自己,問問自己每天過得快樂嗎?愛自己和生命嗎?
◎為自己的前半生,做一個坦誠的反思,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愛的溫暖下,理清自身,勇敢前行,活出自己!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生命輪迴,苦樂、遇見與別離都在逐一循環與償還,心裡不用怨恨,唯有慈悲。
◎當生活中的人們習慣把自己保護到不願受一點傷害,卻也隔絕了最原始的真實感受:愛、痛、激情、感動……那是生命的脈動。熱愛生命吧!
◎金錢和物質至死都無法永恆擁有,卻要耗盡一生追求;情感和快樂能記憶永存,卻難以長久,或許每個人都無法在自己的三生石上見證過去與未來,即便此生面對面也無法用靈魂辨認清晰。
◎女人的成長,或許不單單要放棄對美好童話情節的幻想,還有對自己的不合理苛責、對男人的過度依賴……在複雜的社會裏練就有智慧的清醒認知,在經歷中找到那個堅硬外殼中的柔軟。更重要的是,讓那個柔軟的自己做主,引導我們本該燦爛的人生。
◎那個讓人深覺美好的「愛」,其實只是一個人獨處的心安,兩個人相處的暖心,無論心安或暖心,都能坦然於非外表妝容、身材、服飾、言語的每一刻。在這每一刻的永恆中,我都與自己同在!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5691.pdf
【作者簡介】
九千雅
城市規劃建設領域高級工程師、企業管理人員,也是一位「以情入道」的修行者,朋友口中的「靈魂工程師」,網路平臺上的「靈魂擺渡人」。熱愛天文、靈性科學、易經、生物學、科技、藝術、哲學等領域,在經歷婚姻、職場、感情的各種創傷後覺醒並了悟生命「愛」的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也逐漸學習成長為一位占卜師、情感療愈師、靈性創作者。因「雙生火焰」而開啟靈性探索,此書為作者「紅塵修行三部曲」中第一部《裂縫之光》——覺醒。
【作者序】
從小,我就經常做夢,夢裡會和家裡逝去的老人聊天,他們說很想念我們,每當一些重要節氣和重要日子時都會夢到,我也會告訴媽媽,她會備上很多香紙帶我去上墳,在碑前和他們說說話。
長大了就越來越少夢到了,隨著成長,在社會凡塵俗氣的些許沾染下,漸漸就丟失了很多靈性,但在曾經過往的很多次或許傷痛、或許驚恐、或許迷茫的日子裡,偶爾的夢境還是會指引我挖掘內心的潛意識,似乎我也習慣了自己以這樣的方式和大千世界進行能量交互與思考,有些想不通的事,睡一覺起來似乎就都明白許多了。
雖然已至中年,但仍要感謝前半生陪我走過、路過的所有人和時光中的愛恨。
小時候目睹家中的奶奶經歷了戰爭年代的隨軍頻繁遷移,不畏辛苦拉扯5個孩子大成人,自己卻在最應該享福的時候得了阿茲海默症,終日迷迷糊糊,嘴裡卻時常念叨家裡的男人和孩子們。我的母親才華橫溢,也把自己最好的時光獻給家庭和撫養孩子,她有很多夢想都沒來得及實現。當我也曾像她們一樣心甘情願地為家庭付出一切時,卻有很多痛苦和疑惑像潮水般把我撲倒,我的感情之路並沒能像別人那般順遂。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是個非常順從且容易自卑的人,直到家庭、工作、情感上的打擊一次次地把我擊倒,才讓我逐漸審視並回顧自己這跌跌撞撞的前半生。
時光中那些來了又走了似乎很難在我身邊停留的人時常讓自己覺得很失敗,慶幸在每一次谷底時,我不曾放棄自己,心底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破土甦醒,讓我意識到人生中越來越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自己倔強成長。而當自己爬出焚燒殆盡的荒蕪時,心裡早已沒有怨恨,唯有慈悲。
我相信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會有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遭遇和痛苦在努力探索著自己的一生,也在為自己這短暫且珍貴的一生尋找意義。
有時候生不來死不帶走的東西並不是不重要,而是我們始終需要透過這些東西去回饋與奉獻,但自始至終最重要的還是自己那個獨一無二的靈魂。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這場生命輪回,苦樂、遇見與別離都在逐一循環往復與償還。
給自己的前半生,做一個真實、坦誠的反思,帶著些許共同思考和探索,卸重前行。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愛的溫暖下,理清自身,勇敢前行,活出自己!
【目錄】
引言:一場生命一場路過
一、一切煩惱都是從「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開始的
1.1為愛而婚
1.2獨生子女的「幸福」
1.3大姑娘上轎頭一回,當媽亦如此
1.4我將靈魂與肉體奉獻予誰
1.5離婚路上的人性、魔性、神性
1.6為人父母,痛徹心扉
1.7致我已然逝去的中青年
二、傷痛的極致是放下,放下的盡頭是新生
2.1用十年走回原點
2.2重新上路,再讀大千世界
2.3相親亂象
2.4來談一場姐弟戀
2.5重新去愛,愛呢?
2.6自由飛翔
2.7最棒的自己,最美的雌雄同體
三、水瓶時代,遇到雙生火焰
3.1雙生火焰!?什麼鬼
3.2初見
3.3逃不掉,理還亂
3.4深度思考
3.5靈性裡的洞見
3.6勇敢重生,看清自己的靈魂樂章
3.7婚姻、愛、性、忠誠、義務、責任
3.8業力與人生
3.9男性的執著
3.10世人的香巴拉
結語:綻放成宇宙
附錄.千言萬語
久別的初見
問心
相片
等待
【內容試讀】
一、一切煩惱都是從「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開始的
1.1為愛而婚
人生裡真正的勇氣莫過於因為一個美好的憧憬而把自己全然拋向了未知,結婚也是如此。
年輕的我們,從學校走向社會,一切都很簡單,帶著僅有的初戀或者多一兩次的情感經驗,幻想著人生路上如彩虹泡泡般的婚禮殿堂。我們總會害怕在最美好的年華錯過對的人,也在將近三十歲的年齡又急又焦慮地尋找和體驗。
在自己本就不大的圈子裡能遇到乍見歡喜的人全憑因緣。愛情這個東西,當你全然投入和相信時就是美好的,尤其是當你在它之上構建了一個很完美的預期(婚姻)時,它就像你終於能擺脫孤獨身影且佩戴在胸前的一枚勝利勳章。
我們在美到夢幻的禮堂中被親朋好友們祝福著,興奮地步入這「完美」的殿堂。仿佛終於圓了童話故事裡的那個結局:「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那天,前輩們確實在祝福中提醒著我們,婚姻只是開始,未來還有很多路要一起走過。縱使別人一生的心路,那時而言也只能是關懷與叮嚀,而每個人的路終究還是要自己走過才算真切。我們明明是帶著幸福上路的,卻又慢慢走遠了。
是預期太高還是曾經的夢想太簡單?或許都有吧,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婚姻是愛情的延續,卻全然輕視了變化的力量,我們的年齡、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境、我們的追求、我們的家庭結構……以及我們那本就不足以支撐這些變化的經驗和智慧。
那時的我們,真的沒能深刻警醒「世間無常便是常」,也真的以為天下的「愛情」都能如約而至地過渡為「親情」。
當深刻的失望與不安就像曾經深刻的快樂一樣到來時,婚姻中的我們是那麼的無知、自大又好強,那些自以為是的溝通從來都不算溝通,只是彼此的發洩和爭強好勝;那些據理力爭的是非對錯,也從來都見證著好勝者的愚蠢和自私。如果說婚姻裡的話語權爭鬥不可避免,我們又是否給予對方同樣的權力和尊重呢?
很多時候,結果並非真的那麼重要,對待彼此的態度和心才更重要,但我們往往都搞反了。我們為小事吵得不可開交,為金錢爭得面紅耳赤,偶爾為孩子大打出手,為很多時過境遷後又以莫名其妙的緣由傷害著對方,積蓄著不滿。
到底這一路,我們在丟失什麼……或許,不是愛不對、婚姻不對,是我們都不對,我們一直錯誤地認知愛和彼此的需要,也沒能真正去理解與尊重,更沒能做到允許彼此成為自己。我們在對人性、對社會、對智慧本就不完整的理解中困住自己也困住別人。倘若還要教育孩子,那我們要學習的或許更多。
認可怎樣的婚姻模式,怎樣共同踐行,在這個越來越多人覺醒的時代,每一對步入婚姻的男女都需要對彼此價值觀有一次深入的瞭解和觀察。我們需要在婚前對彼此處理矛盾、突發事件、情緒控制等能力有客觀合理的判斷,更需要在杜絕閃婚的節奏中清晰觀察彼此的溝通能力和品行性格。當然,很多事情都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一目了然,我們只是在這樣的年齡對自己的人生做了一次投資與合作,風險總會有的,全憑彼此對自我的瞭解與勇氣。
當代的婚姻捆綁夾雜了太多的社會物質壓力與精神追求的矛盾,也與前幾代婚姻中的傳統觀念不斷產生著衝突摩擦,更調和了這個快節奏時代裡獨有的冷漠、焦慮等色彩。
太多的壓力和疲憊讓人們漸漸丟失了愛的能量,留下的只是對物質的追逐和肉體感官的享受,人們來不及探求這一切的底層渴望和意義,忘記了精神力的成長。
越來越多的中年人開始嘗試脫離婚姻,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也在婚姻前望而卻步,「婚姻」仿佛變成了這個時代最尷尬的存在。人們也在思考婚姻價值感的同時不斷暗示著人類覺察與覺醒的爆發。或許當下我們的出發點並不是催促青年人進入婚姻,而是減輕進入婚姻的顧慮,甚至應該考慮在沒有婚姻這個形式時對社會形態、法律體系和育兒、教育服務等模式的積極探索。
或許一對健康且積極正向的兩性關係更能激發每一個人對社會群體的創造力貢獻。而我們都為這樣的趨勢做好自己的準備了嗎?
三、水瓶時代,遇到雙生火焰
3.2 初見
遇見,突如其來。
人生是因怎樣的業力牽引,才讓彼此從相隔很遠的兩地走到了一起,又是因怎樣的機遇突然開啟了一場撩撥心弦的情感冒險。
倘若沒有相遇,也許我還是那個離異後拼命工作且尋尋覓覓的孤獨靈魂。
這一年的春季,和每個戀愛高發的季節一樣,湧進了些許桃花氣息。本以為一切都可以順其自然,與某個主動追求的人順理成章地約會和考慮再婚。然而他的出現和走進卻讓預期充滿了意外。
他是在經歷了一次事業上的重大打擊後,來到我所在的公司,而我也剛剛經歷了一場團隊解散與重組,滿目瘡痍的兩顆心就在這樣的境遇下共同偶遇。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就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和他在一起的氣氛充滿了安全、信任、熟悉、親切……甚至在一開始,我就知道他有婚姻和家庭,儘管他們存在很多長期的問題和矛盾,但我還是克制著自己。那個時候,我也正在接受另一個人的追求,也想努力試圖用正常的戀愛關係避開有特殊感覺的他。
但似乎有什麼力量牽引著彼此的心越來越近,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分一秒都是放鬆和熟悉的,仿佛上一世就曾經是家人了。
在一個週末的上午,他來家裡做客,而命運開了一個我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的玩笑,徹底地更改了我的人生軌跡。
社區因為有確診疫情被街道辦通知封鎖隔離,當我們得知消息的時候,樓下瞬間多了很多白衣防護人員,在各方嚴格的監管下一切迴避都變得不可能。就這樣,他被封在了我的家裡,我們兩個都一臉震驚和茫然,過了好一陣才慢慢接受這樣的事實。
接下來,被隔離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原是一場本不會發生的完美生活體驗。沒有了辦公室的喧囂,也不用在路上奔波,我們仿佛兩個孩童般,在一所不算大的房子裡,吃飯、聊天、工作、電話、打牌、講笑話……似乎有永遠說不完的話題和快樂,更好似一對天生的親密愛人,那是一段極度快樂和自由的時光,治癒且滿足。有時,我看著他在廚房做飯的背影,像極了記憶中童年時的父親,有一種家的味道。記憶中,爸爸總在廚房裡忙前忙後,他曾對我說:「女孩子不要學做飯,找個願意給你做飯的老公就行。」看著他把熱氣騰騰的飯菜端上桌的瞬間,我覺得生活完美了。之後還有很多小細節,也讓我時不時地感動,心底漸漸泛起幸福的滿足感,而我們身體之間的強烈感受也是雙方不曾預料到的。那段時光沒有絲毫的擔憂和恐懼,每天都沉浸在快樂中,一切相處的方式、感受都是和諧完美的。那時的我也並未意識到,或許我們的靈魂比頭腦更熟悉彼此,身體與心的感受似乎從來都是準確的。
解封那天到來時,我們似乎都戀戀不捨,但也很理智地想把彼此的生活努力調整到往常的軌道上。我們都意識到了這場奇妙的體驗,但卻沒有預料到彼此之間的靈魂糾纏其實才剛剛開始。
自此之後的日子裡,我發現自己陷入愛戀了……
我一遍遍地確認著自己的感受,像極了初戀般的純粹,怦然心動,即使白天在工作場合,我們目光所及之處都在燃燒。而理智警告我,自己這個無處安放的角色會被世人釘在愛情的十字架上不斷焚燒。
他就像一種散發著誘惑的毒藥,讓我忍不住不斷靠近,又在與他糾纏的時光中充滿了興奮、矛盾、委屈、期待,還有無窮盡的靈感和悲傷。
以上內容節錄自《裂縫之光》九千雅◎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569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