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量論》是法稱論師為解釋陳那菩薩之《集量論》而造之義疏也。內容分為四品:第一、自義比量品,解釋立論者自身引生比量智必要條件(正因等)。第二、成量品,解釋《集量論》的歸敬頌義,成立如來為世間之定量。第三、現量品,現量乃比量所依止之基礎,本品廣釋現量之定義、差別及似現量等。第四、他義比量品,廣釋能立因等之得失,闡明使他人引生比量智之方便。
法稱論師
生於西元六世紀或七世紀的印傳佛教人物。
相傳法稱為陳那的再傳弟子。他宣揚唯識宗與因明學觀點。曾任那爛陀寺住持。二勝六莊嚴之一。
不少印度文獻曾經討論過他所持有的觀點,例如印度教創立者阿迪.商羯羅,曾經在他的作品中引述過法稱的作品內容。
其著作《因明七論》:《觀相屬論》、《定量論》、《釋量論》(此為對陳那的作品《集量論》的解釋)、《正理滴論》、《因滴論》、《成他相續論》、《諍正理論》。
譯者簡介
法尊法師
俗姓溫,法名妙貴,字法尊。筆名避囂室主、敬之,瑜伽行者道在。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12月14日生於河北深縣南周堡村,1980年12月14日圓寂於北京廣濟寺。世壽79歲,戒臘59齡。靈骨塔建在五臺山廣宗寺。
釋法尊(1902年-1980年12月14日)
俗名溫庚公,藏名羅桑卻帕,法名妙貴,字法尊,男,河北人,中國現代佛教僧人,譯師、佛學家,被譽為「當代玄奘」,擔任過中國佛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