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是我心中種植的一株仙人掌,總有意無意地刺痛著心,
每當刺了一下,就得趕緊寫一首詩止血,否則血流不停。」
在詩人蔡榮勇的筆下,「識字」不僅是學習讀寫,更是穿越時代與家庭記憶,學習台灣精神的一種方式。他從不識字的父母身上領悟到生命的智慧,並將這份情誼傳遞給子女。愛女病逝後,他以詩為寄,細細保存與女兒共同度過的每一刻時光,讓思念化為永不止息的詩行。
這是一部充滿愛與記憶的詩集。詩人以詩為橋,抒發對父母的感謝、對女兒的思念與對家鄉的深情,平實且深刻地書寫一位台灣人的生命軌跡與情感印記。全書由愛爾蘭籍譯者戴茉莉(Emily Anna Deasy)翻譯為英文,展現語言之間的詩意流動與情感共鳴。
每當刺了一下,就得趕緊寫一首詩止血,否則血流不停。」
在詩人蔡榮勇的筆下,「識字」不僅是學習讀寫,更是穿越時代與家庭記憶,學習台灣精神的一種方式。他從不識字的父母身上領悟到生命的智慧,並將這份情誼傳遞給子女。愛女病逝後,他以詩為寄,細細保存與女兒共同度過的每一刻時光,讓思念化為永不止息的詩行。
這是一部充滿愛與記憶的詩集。詩人以詩為橋,抒發對父母的感謝、對女兒的思念與對家鄉的深情,平實且深刻地書寫一位台灣人的生命軌跡與情感印記。全書由愛爾蘭籍譯者戴茉莉(Emily Anna Deasy)翻譯為英文,展現語言之間的詩意流動與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