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七十二首唐詩名作,既注重對詩歌篇法、章法、句法的傳統分析,復以現代語言學角度,闡述時空結構、意象互動、語言特色等古代詩話難以言明的奧妙之處。以「縱」、「橫」兩大軸線組織架構,細心尋繹詩與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的關係,探究十三個不同主題的藝術特點,從而圓覽唐詩的發展。
蔡宗齊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中國文學和比較文學榮休教授,著、編中英文學術書籍各十七種,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古典詩歌、散文、文論及比較詩學。與袁行霈教授共同創辦杜克大學英文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已進入AHCI)。為嶺南大學創辦杜克大學英文期刊Prism: Theor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並復辦和主編《嶺南學報》。與袁行霈教授共同主編哥倫比亞大學叢書How to Read Chinese Literature和博睿(Brill)叢書Chinese Texts in the World。2020年被美國學術期刊主編協會評選為傑出主編。古典詩歌方面的專著、編著,包括:《聲音與意義:中國古典詩文新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如何讀中國詩歌:作品導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3);《如何讀中國詩歌:詩歌文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3);《語法與詩境:漢詩藝術之破析》(中華書局〔北京〕,2021);《漢魏晉五言詩的演變:詩歌模式與自我呈現》(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