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的版本很多,常見的有百衲本、清武英殿刻本、金陵活字本、江南書局刻本,其中百衲本是影印的,其餘三種是刻本。中華書局新式校點本,是對以上四種版本作了校勘而成的,還容納了自清代以來所有專家考證修訂的各方面的成果,可以說是當今最完善的版本。
陳壽
(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晋時著名史學家。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爲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晋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太康元年(280年),晋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10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完整地記叙了自漢末至晋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