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要堅強不能哭?
女生的眼睛要大一點才漂亮?
男生應該念理工,女生適合讀語文?
只不過摸一下孩子還要徵求同意?
面對性別偏見、數位暴力與社群霸凌全面入侵的現代,養育一個「書讀不好沒關係,至少不會亂問候別人媽媽的孩子」到底有多難?
徐賢柱
畢業於清州教育大學,自二〇〇九年起於首爾擔任小學教師,主要負責高年級導師工作。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逐漸察覺到學生間的暴力性、歧視弱勢、性騷擾及網路霸凌等問題的嚴重性。
在子女陸續出生後,開始思考「我能否好好養育孩子?」之際,展開了新的嘗試。參與女性家庭部選定「像我的童書」教育文化事業的選書委員活動,並結合身為教師與家長的經驗,以「性別意識敏感繪本」、「以繪本啟動性教育」、「繪本育兒」等主題進行演講。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性別意識敏感在育兒過程中的重要性,辭去國小教職後,以自由作家與倡議家的身分專注於寫作及演講。同時共同執筆《今日童書》系列,介紹性別平等主題的兒童、青少年圖書,推廣性別平等理念。
審訂者簡介
諶淑婷
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育有狗貓和小孩,
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
著有《迎向溫柔生產之路》,繪本《一百萬個親親》。
合著《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遜媽咪交換日記》《億萬年尺度的臺灣》《晨讀10分鐘:酷少年故事集》等。
譯者簡介
黃千真
嚮往興趣與工作結合的生活,在職場打滾一大圈依然懷念在首爾專心進修韓文的日子,為了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積極透過韓文接觸各種領域,過著每天與文字打交道的譯者人生。